分類
NEWS

JoJo 「我的少女時代」雜感



以下並未經過完整構思潤飾,只是隨意將觀後感一併吐出而已。

「我的少女時代」是部很高明的混血類型電影。如果懷舊青春片已經可以算是類型電影的話。把九把刀的青春追憶類型混合了現在大陸流行的懷舊青春類型,就是本片的成熟混血的商業類型電影。

懷念的一首歌、忘不掉的一個人,這種故事邏輯,幾乎是中國青春懷舊類型的商業架構(甚至不只青春片,懷舊片都是這種邏輯),而且很常是以女生立場做故事視點做描述,或許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女性觀影族群儼然已成氣候。這點跟台灣略有些不同,台灣青春片反倒常以男性角度做視點描述。這個基調的不同點,就觸動了整個片型的大翻轉及方便。譬如,九把刀的類型趣味直接翻轉成不同性別後除了可沿用原先的優勢,還可延伸出女性主角的更多趣味(類似窺探少女心事)。這對女性觀眾來說,有爭取認同的優點,對男性觀眾則多了窺伺的趣味。等於雙方優勢全包。

但台灣導演做青春片型時,同樣少女窺伺題材時,常常會過度美化少女,導致滿滿的文藝味。這種模式就無法原汁原味的九把刀趣味完全移植,所以就算打著九把刀趣味的電影,也會少掉那種趣味。(當然可能也因為台灣青春片的導演多是男性,所以會有這種現象,而本片導演是女性,反倒少了會美化的包袱)簡單來說,中國青春懷舊片常以女性做TA來設計,這點跟台灣是很不同的。而台灣青春電影就算打著以少女心事為號召,也常常過於一塵不染,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氣息。於是,在此點之上,也切開了商業類型片的鴻溝。

這部片的設計非常精於商業考量設計,從故事、TA、橋段、選角、跟操作,都是經過縝密的安排。因電影表演模式是屬於九把刀模式,乾脆女主角直接沿用了「等一個人咖啡」的女主角,甚至劇中某個角色的名字就叫沈家儀;不良少年的設定非常九把刀化,或者說日本漫畫化,表現方法也極盡漫畫趣味。這些都是非常九把刀電影的趣味。

九把刀電影幾乎也必用的結構:在前段情節鋪陳各式誇張好笑的笑點及表演,在電影末二段時大量剪接不同視點的片段回顧,以極度煽情默默守候或溫柔攻勢的謎底揭曉讓觀眾無法抗拒情緒的接受(當然還有極度煽情的音樂來配合),一舉攻下觀眾的心,最後在電影末尾來個溫暖大團圓。本片一一仿效,維妙維肖。

本片強處不少,兩個男主角的選角完全基於女性觀點,絕對可以吸走超量票房。極為考據的美術細節,譬如當時的流行氛圍,如輪鞋冰宮、小歇(天啊,桌上還擺著現在的小歇都已經沒有的占卜機)、明星照片卡片、愛華卡式隨身聽(連耳機都是那個年代的!)、山葉追風機車、學生看的Young Guns漫畫、已經倒店的香雞城還有大成報…不得不佩服這些細節的考究,完全帶給我近乎回憶式的沉溺。年輕演員的表演連搞笑都誇張的很自然,這可很不容易,因為大部分演員都是躡手躡腳在演搞笑,就顯得很做作。許多驚喜連結點很突出:提到了內田有紀、酒井法子,下一幕立刻出現個完全相似的角色登場,當然我隔壁座的年輕女生不懂我在笑什麼,但跟我同樣回憶的中年人一定會有共感。

大明星的連結也很畫龍點睛。那位紅了三十幾年、演唱會票一樣難買的大明星客串得很自然,甚至導演在取他登場背影時,熟悉他的觀眾已經可以從他的側臉輪廓及聲音辨認出來。陳喬恩的表演也非常自然,突然發現成熟的她有另些風味。

不過,電影也有最最最美中不足的部分。最末尾有位大明星客串長大後的男主角,他一登場,足足讓我愣了五秒鐘,他的表演完全無法讓我與之前年輕男主角作任何連結,彷彿一位跑錯棚的不知所措。我一度期盼他跟之前那位那明星一樣,只是來演出他明星自己就好。只是我最後還是失望了。所幸,這時電影也結束了。還好。

可預期的,大量的國高中生觀眾又要被口碑給燻出來了。這是屬於他們的電影。屬於他們的少女時代。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