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影歲月》 是陳堯興導演的同名紀錄片的文字訪問記錄。影片監製黃玉珊導演盛情請我為這本書寫序,我趕緊將紀錄片再看一次,赫然發現,我也列名是影片的監製。我才想起我在國家電影中心任執行長時,與這本書的出版有深刻淵源的「國影歲月」。
《台影歲月》紀錄台灣省電影製片廠(台製廠)以及後來民營化轉為台灣電影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台影公司)歷史,得到台中市政府補助,是一部非常值得拍攝與推廣的紀錄片。影片在製作初期,我正好在國家電影中心任執行長。黃玉珊監製與陳堯興導演數度拜訪國家電影中心。由於台影的影像資料被列為政府珍貴資產,原來定下的收費標準比照一般電影授權,是以分秒計,收費不低。一般新聞台有時因報導需要,即使只是使用30秒,付費就有點吃不消。《台影歲月》為了記錄台影歷史,當然需要大量使用。如果沒有辦法避開天價的授權費,《台影歲月》裡恐將看不到多少台影的歷史鏡頭。
我記得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國內電影人為台影的高收費所苦,國家電影中心也向主管機關文化部多次反映他們的心聲,然而在法令尚未修改之前,總要設法解決燃眉之急。於是,我提出影片可以透過與國家電影中心合製的方式來免費使用台影的資料,這也是為何我也名列《台影歲月》監製的緣由。
《台影歲月》紀錄片以對台灣電影發展史有莫大衝擊的1964霧峰空難為主軸,引領觀眾回顧台製廠與台影的歷史。《台影歲月》礙於主要由公部門補助等因素,並未做商業發行,僅有少數特映場次,以及在公共電視台播出,觸及的觀眾人數有限。如今,擔任該片監製的黃玉珊導演與遠景出版社發行人葉麗晴合作,將當時紀錄片拍攝過程中的訪談集結出版,除了能夠延伸《台影歲月》紀錄片的影響力外,也讓讀者透過不同受訪者完整的訪談,一窺台製廠/台影公司這個曾經是主導民眾「看見台灣」的台灣三大電影機構之一(另外兩大為中央電影公司與中國電影製片廠)。
本書跳脫紀錄片的敘事脈絡,提供幾乎是全觀式的口述回憶,讓讀者從內部主管,電影製片、導演、影評人、歷史研究者,甚至是曾經在學校抗議台影影片放映的異議份子的訪談中,自己去拼貼出台製廠/台影公司的歷史樣貌。由於受訪者的回憶也旁及台灣社會與電影的歷史(如蔡揚名導演的導演歷程),相信本書也會引發讀者更進一步去探索其他「台灣電影歲月」的興趣。
在台灣電影歷史一直未受到足夠重視的當下,很感謝陳堯興導演、黃玉珊導演以及遠景出版社願意投注心力,製作與出版《台影歲月》紀錄片與訪問書。
走筆至此,我也記起另一段與台影有關的「國影歲月」。當年國影中心接到文化部傳來的消息,告知他們即將銷燬從新聞局接收過來的台影公司十數箱帳冊及其他文書等已經「無用」的資料。國影中心立即告知願意蒐藏保存,同仁們趕往將資料全數運回典藏。這批從製片廠到民營公司時代的文字史料,記錄了另一個還沒有被充分揭露的「台影歲月」,就在國家電影中心等待研究人員去發掘研究。
(作者為前國影中心執行長,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