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影)郭素秋主講「『排灣通史』的撰寫—以來義舊社和普濟鹿社為例」(字幕版)


00:00 許瑞浩副館長開場
03:08 演講開始–「舊社」是什麼
34:04 族群溯源–排灣的發祥之地
36:45 來義舊社家屋考古探坑
44:50 出土物分析
1:20:15 結論–排灣族群的概念
1:28:45 QA時間

專題名稱:「排灣通史」的撰寫—以來義舊社和普濟路社為例
主講人:郭素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2022年10月13日(四)14:00~16:00
地點: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內容簡介:
此演講透過中排灣的來義舊社和普濟鹿社的舊社考古和古文書之研究成果,呈現距今約一千年以來的排灣文化的內涵,希望有助於「排灣通史」時空架構的首次建立,與族群歷史發展演變過程的瞭解。

為了探討現代排灣族的歷史深度和內涵,透過現生排灣族最後遷離的舊社向上溯源,來探討該族社的歷史縱深和文化內涵,此即舊社考古學的研究方法。舊社的考古學研究,可以填補史前時代和現今族群間的空白環節,結合現生耆老們鮮活的記憶、傳說及相關的傳世文物等,讓原本靜態的舊社考古學資料,得以有了動態的思考和對話。

活動報導:
「舊社」是研究臺灣原住民文化的重要取徑,舊社與考古遺址並不相同,考古遺址多半要把土層挖開來,將泥沙堆積物清洗乾淨之後才能分析觀察,而舊社則不用,通常是把覆蓋的植被清除乾淨,就可以觀察到以往的建築結構或者擺設,其特點便是在地表上就能清楚看到遺物遺跡以及日常用品。舉例而言,經過一番整理之後,就可以發現來義舊社的建築是以等高線為基準,一層層往上蓋的梯狀家屋建築結構。

老師處理舊社的方式,是用腳踏實地的態度結合新科技、新技術做田調。針對某個區域,透過GIS等相關技術,做全域測繪,除此之外,她也會加入重要的「人的因素」,儘可能地邀請曾經待過該舊社的部落耆老們上山指認以往住過,或者認識的地方,回憶家名。因為家名對於排灣族的家屋組織而言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研究舊社時,老師認為,舊社與現生族群的關聯是相當值得探討的問題,從追溯舊社的線索,可以觀察出該部落族群的遷徙歷史,由於遷徙過程中常常會將舊社的物品或者建材帶到下一個新居住的地方,因此光是一個舊社,可能就維持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在居住搬遷的過程中,他們的家屋常常是邊住邊蓋,因為必須仰賴前一個舊社的建材,這反映出建築材料的取得並不容易。

舊社所提供的資料線索,並不能夠一次補足臺灣的史前文化,對於研究者而言,舊社能夠提供的資料是現生族群他們何時遷離舊社,但由於文物一次次攜帶以及使用的情況,則很難藉此知道這個舊社究竟存在多久了。舊社遷址除了文化以及自然資源上的因素,也可能像霧社事件那般,因為某項重大的歷史事件而受到外力迫使遷址。老師也針對這樣的情形進一步提出,想要還原關鍵事件,就必須回到關鍵舊社,透過測繪、套疊地圖,從地形地貌的變化、家屋格局的變遷,將新的材料與對遺跡的認知逐步抽絲剝繭,透過考古的眼光整理資料,以期對歷史進行還原。

面對舊社研究的定位,老師認為從這些舊社遺跡之中,可以看出近代舊社與當地族群其實與閩粵有所交流,同時也處於國際貿易的體系之中。我們無法單從一個舊社看舊社的意涵。必須透過橫的與縱的時序脈絡解釋發展情形,才能理解舊社的意義。舊社內的擺設、物品,空間分布,更可以看出每一個舊社在歷史發展上的定位,例如:石器、玉、海貝、硬陶、瓷器、金屬器、清朝的銅錢、日本的天保通寶、珠飾、玻璃珠等等,藉由哪些是本土製造、哪些是交流而來,得以了解技術發展程度以及在世界歷史發展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面對考古工作,老師著重的不只是清楚、專業的呈現一手資訊,她更注重的是跨學科的互動,考古遺址的文物資料整理,必須考量各個學科之間的使用情形,例如所整理的資訊可以被歷史學使用,這樣這些文物資料才能夠彼此對話。老師更呼籲跨學科的合作,不要計較誰是主導,應該抱持對話的心態,一步步重建、從不同觀點補上歷史的空隙,才能更全面的看待人類發展的過程。考古工作是一項接力式的過程,人的壽命有限,而研究與還原歷史的工作則浩如煙海,她期許自己在每一個階段都能仔仔細細、謹慎地對待經手的文物史料,以待後人接續著手。

有別於以往研究史前時代往往由古到近,卻因為近代資料較少而無法繼續。郭老師反其道而行,針對「最後一個遷移的舊社」,腳踏實地的面對族群溯源。正如她所言,每一個部落的歷史都有自己的特色,對於文化,原住民認同而言,會想要了解屬於自己的社群的特色,而這正是一步步還原「最後一個舊社」所能夠考察的重點。對於老師堅定的往歷史的來路邁出腳步感到無比的敬佩。

原文出處 國史館線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