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證明了什麼
《巴比倫》證明了一件事,就是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真的很愛很愛很愛好萊塢,他愛這個餵養他長大的母親,愛到把好萊塢好的一面與壞的一面,都掏心掏肺掏出來給觀眾看。
「巴比倫」是公元前的華麗帝國,《聖經》形容它是「列國中的榮美之境」,以它比喻1920年代末好萊塢王國,非常適當。但是上帝同時預言巴比倫將被毀滅,所以電影《巴比倫》也讓我們看到,好萊塢如何自我毀滅而後又浴火重生。
當時,所謂的「狂飆的20年代」或「爵士時代」的風花雪月,正掃進好萊塢,於是大明星們夜夜笙歌、酒池肉林,性愛、毒品、嗨趴,樣樣都來。於是,呃,總是會發生大明星找來玩的小妓女吸毒過量死亡之類的醜聞(那也沒關係,總是可以把這樣的案件,掩蓋成是大明星的小粉絲殉情自殺之類的八卦新聞)。那是在好萊塢即將自律、祭出「好萊塢製作守則」(海斯法典Hays Code)道德規範之前的荒誕歲月。
另一方面,1920年代末是好萊塢第一次革命的年代,因為有聲片即將「殺死」默片,不僅如此,有聲片還會淘汰與殺死(真的殺死或自殺)一批默片明星,以及依附在默片電影工業下求生存的工作人員(例如寫默片字幕卡的寫手)。
這就是《巴比倫》的主題:好萊塢醜陋的一面,以及好萊塢透過有聲片重生的一面。
但是,正因為達米恩查澤雷是這麼熱愛好萊塢,他的癡狂將會感動觀眾,他要我們深深相信:原來,拍電影與看電影,是人世間最幸福的事!
電影導演苦等短暫的「魔幻時刻」,只為了拍出一、兩顆永垂不朽的鏡頭,只為了讓這個畫面,放在大銀幕上感動觀眾。而觀眾呢?看到這些bigger than life的畫面,投射出我們的夢想,觸動我們的心靈,蕩漾不已,一切都值得了。
《巴比倫》是在1952年經典《萬花嬉春》之後,再度寫給好萊塢誕生有聲片的情書。從默片過渡到有聲片,當然是有血有淚,也有人因此被犧牲掉。不過也開啟了好萊塢接下來半個世紀的太平盛世。
一直到第二次革命(數位革命)的來臨。不過,That’s another story!
歷史錯誤需糾正
導演Damien Chazelle在《巴比倫》裡,至少做對一件事情,就是更正好萊塢電影史長久以來的忽視與錯誤。他讓我們看到,有好萊塢就有女性導演、女性製作人、女性編劇、女性剪接師存在,而且她們非常活躍。
片中一個虛構的女導演Ruth Adler(圖上),就是根據一位好萊塢傳奇女導演Dorothy Arzner(圖下)所造型的。Dorothy Arzner在片場總是西裝筆挺,她在默片過渡到有聲片時代,完成20部影片,培養出凱薩琳・赫本、蘿莎琳・羅素、露西・鮑爾(《我愛露西》)等大明星。她是第一位加入好萊塢導演工會的女導演,也是第一位拍有聲片的女導演。
在《巴比倫》裡,這位Ruth Adler導演強悍不輸給男導演。她嫌女主角Nellie LaRoy的奶子太小,差點就要換人。後來發現她能演哭戲,還可以控制時間,收放自如地流出一滴或兩滴眼淚,就決定重用她,把原來的女主角晾在一邊。
她可以馬上開除不會演戲的男演員。到了拍有聲片,會大聲威脅要殺掉任何製造噪音、影響收音的人(經過更正:應該是壓力如山大的男性副導演。)。
This is a real Hollywood!
看《巴比倫》,很可以對號入座,裡面的人物,都出現在好萊塢電影史、都市傳奇、八卦新聞裡。電影好學生Damien Chazelle完全滿足我們偷窺慾望,一次拍足給我們看。
原文出處 陳儒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