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台灣電影50年1956-2016


台灣電影50年1956-2016
電影是一面鏡子,映照當代的歷史景況,從50部時代電影與100件牽動時代的大事紀,我們可以看見自己從何而來,該往哪裡去。

================

台語片1956-1969:1956年1月,麥寮歌仔戲團拱樂社拍攝《薛平貴與王寶釧》在台北中央戲院放映,大獲成功,引發台語片風潮。
1958年
代表電影:
■ 《王哥柳哥遊台灣》導演李行編導的電影處女作,早期台語片的代表作之一,片中記錄50 年代台灣風土景象。
年度大事:
★ 台語片的黃金年代,年產76部影片。由中國時報前身徵信新聞社並主辦「台語片影展」(後來被國民黨政府停辦改成為蔣介石祝壽的金馬獎),歐威、洪明麗獲得最佳男女配角。

1962年
代表電影:
■ 《梁山伯與祝英台》60年代代表電影之一。樂蒂飾演祝英台,凌波反串演出梁山伯。全劇歌曲皆採用黃梅調演唱,首首皆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
年度大事:
★ 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
★ 新聞局舉辦第一屆金馬獎,是首度由官方舉辦的國產電影評選活動,美其名為鼓勵優秀電影創作者及優良影片,其實背地裡充滿了政治符碼,還被當成為蔣介石祝壽之典禮。

1963年
代表電影:
■ 《街頭巷尾》李行執導的第一部「健康寫實」國語片。描述都市角落的違建雜院,本省外省人共同生活、互相扶持。
健康寫實片1963-1981:中影總經理龔弘提出「健康寫實」片,引國產電影進入新創作意識,拍攝《蚵女》、《養鴨人家》等片。
黃梅調電影1963-1964:50年代後期開始,中文市場幾乎籠罩在黃梅調風潮,只要是非武俠片的古裝文藝敘事作品,多採用黃梅調推展情節。1963 年《梁山伯與祝英台》轟動一時,堪稱黃梅調電影經典代表作。
年度大事:
★ 台灣工業產值超過農業產值。
★ 瓊瑤出版小說《窗外》正式出道。兩年後《窗外》被翻拍為電影,開啟長達30 多年的瓊瑤影視王國榮景。
★ 凌波、樂蒂主演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創下連映2 個多月、超過72萬觀影人次、800 多萬元票房的空前紀錄。
★ 音樂家周藍萍以〈梁山伯與祝英台〉奪下亞洲影展、金馬獎最佳音樂雙料桂冠。

1964年
代表電影:
■ 《蚵女》以嘉義漁村為背景的鄉土劇,是台灣第一部彩色電影。
■ 《養鴨人家》以農村大自然風光,帶出傳統敦厚的人倫孝道和親情。
年度大事:
★ 台大教授彭明敏和其學生魏廷朝、謝聰敏共同起草〈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倡議建立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獨運動萌芽。
★ 台語片仍多,日後成為國語片或電視界重要導演的李行、李嘉、張曾澤、林福地都為台語片執導筒。
瓊瑤三廳電影1965-1982:瓊瑤第一部小說《窗外》(1963年)造成相當大的震撼,華人地區為之風靡,邵氏也在1967年購買了大量瓊瑤的作品,半年內就推出了3部電影,造成第一波的瓊瑤熱,被稱之為「三廳電影」,三廳指的是客廳、飯廳、咖啡廳。
武俠片1965-1971:邵氏展開新派武俠路線,徐增宏之《江湖奇俠》系列電影大受台灣歡迎。為日後國片的主流,並淘汰于素秋、蕭芳芳之黑白小銀幕時代。

1965年
代表電影:
■ 《養鴨人家》以農村大自然風光,帶出傳統敦厚的人倫孝道和親情。
年度大事:
★ 美援停止。
★ 高雄、楠梓、台中3個加工出口區相繼成立,以減稅和低廉勞動力吸引外資。

1966年
年度大事:
★ 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國民黨政府則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對應。

1967年
代表電影:
■ 《龍門客棧》台灣武俠電影。以明代東廠暨錦衣衛為故事背景。
年度大事:
★ 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
★ 《龍門客棧》票房占年度中外電影之冠。至此後10年,武俠片蔚為主流,賣座冠軍均為武俠/功夫/動作片。

1968年
年度大事:
★ 9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實施。
★ 台東縣紅葉少棒隊以7比0擊敗來訪的日本少棒明星隊,促成台灣於次年參加世界少棒大賽,開啟台灣三級棒球時代。

1969年
年度大事:
★ 國語片產量首度超越台語片。
★ 彩色電視機開始生產。民眾透過電視看見阿姆斯壯登陸月球以及紅葉少棒比賽轉播。

1971年
年度大事:
★ 台灣退出聯合國,外交上陷入困境。
★ 台灣外貿出口額首次超過進口額,扭轉了長期對外貿易逆差局面。
武打片1972-1975:李小龍主演《精武門》破香港票房。挾聲勢登陸台灣大受歡迎,繼而掀起全球中國功夫熱。

1972年
年度大事:
★ 與日斷交,激起民間愛國意識,引發「保衛釣魚台」等具有民族主義色彩的社會運動,也帶動愛國電影的風潮。

1973年
代表電影:
■ 《心有千千結》特別護士與叛逆富家少爺間的愛情故事,過程曲折多舛,最終護士化解了父子多年誤會並得到真愛。
年度大事:
★ 教育部公布〈國語推行辦法〉,禁止在學校內講台語等方言,違者會被罰錢或掛牌懲罰。

================

愛國/政宣片1974-1985:政治意識突然保守,公營機構競拍愛國片。中影抗戰片《英烈千秋》大受歡迎,從1976到1978年間,年度賣座冠軍都是愛國片,如《八百壯士》、《筧橋英烈傳》、《汪洋中的一條船》。
1974年
代表電影:
■ 《英烈千秋》台灣首部政宣電影。中國二戰名將張自忠的傳記電影,柯俊雄飾演自殺陣亡的張自忠,紅極一時。

1975年
年度大事:
★ 蔣中正逝世,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總統。
★ 楊弦和胡德夫在台北市中山堂演唱以余光中的《鄉愁四韻》等現代詩譜曲的作品,被視為「校園民歌」年代的開端。

================

武俠片1976-1977:楚原的《流星蝴蝶劍》在台灣賣座,開拓與功夫片不同的武俠路線,不以功夫表演而以剪輯與場景設計取勝。劉家良亦成為張徹以外另一種功夫路線,其《神打》、《黃飛鴻花地搶砲》票房成績漂亮。
1976年
代表電影:
■ 《梅花》二戰時日本殖民台灣為背景,描述抗日英雄的小人物故事。同名主題曲因電影走紅,傳頌一時。

1977年
代表電影:
■ 《我是一片雲》「三廳電影」的經典作品,也是瓊瑤「二秦二林」系列的代表作。
■ 《筧橋英烈傳》以烈士高志航為主軸的空戰故事,為70年代對日抗戰電影代表作之一。

================

新派武打電影1978-1982:新派功夫喜劇扎根,成龍成為超級巨星,《蛇形刁手》、《醉拳》大賣座。
1978年
代表電影:
■ 《汪洋中的一條船》改編自鄭豐喜的勵志故事,也構築出早期台灣艱困生活環境。
年度大事:
★ 蔣經國繼任總統。
★ 美國和台灣斷交,隔年和中國建交。掀起台灣一股移民潮。

1979年
代表電影:
■ 《一個女工的故事》以高雄楠梓加工區的工廠為背景,藉著3個電子廠女工不同際遇,勉人奮發向上。
■ 《錯誤的第一步》一名紅燈區妓女戶的保鑣誤觸法網,最終迷途知返的懺悔錄。
年度大事:
★ 「美麗島事件」爆發,訴求民主、自由,要求解除戒嚴。演說之後爆發為嚴重警民衝突,多名黨外人士被捕。新聞局通知製片協會禁止開拍以美麗島事件為題材之影片。
★ 高雄升格為直轄市。
★ 歌手鄧麗君發行《甜蜜蜜》專輯。〈甜蜜蜜〉原曲取自印尼蘇門答臘民謠,經鄧麗君翻唱,現為華人世界的經典歌曲。

1980年
年度大事:
★ 美麗島大審開始。當時的政治犯施明德、呂秀蓮、陳菊,辯護律師陳水扁、謝長廷等人皆成為日後的政壇要角。
★ 消基會成立,代表著社運組織化開始,台灣第一波社會運動揭開序幕。

1981年
年度大事:
★ 鄧小平提出以一國兩制解決台灣問題。

================

台灣新電影1982-1989:4位導演同執導《光陰的故事》,標誌了「台灣新電影」時代的開始。
1982年
代表電影:
■ 《光陰的故事》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4人各執導一段,構築從童年到成年4個人生階段的快樂與煩惱。
年度大事:
★ 李師科犯下台灣第一起銀行搶案,引發孤獨老兵及反社會現象的探討。
★ 卓長仁劫持從瀋陽飛往上海的中國民航296號航班飛往韓國,後被由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接往台灣,尊為反共義士。
★ 《我愛紅娘》在台視開播,是全台第一個電視交友節目,播出長達11年之久。

1983年
代表電影:
■ 《小畢的故事》描述一位眷村青少年的成長故事,傳達早期台灣眷村生活及回憶。
■ 《兒子的大玩偶》「台灣新電影」的開創之作,改編自台灣作家黃春明小說,寫實傳達台灣轉型與時代變遷記憶。
■ 《蘋果的滋味》同為《兒子的大玩偶》集錦電影之一。窮苦人家與代表進步的美國人階級落差。
■ 《搭錯車》背景為台北市信義路眷村的歌舞電影,老兵與孤女相依為命,刻畫經濟起飛,眷村與老兵變得不合時宜的問題。

年度大事:
★ 瓊瑤《昨夜之燈》票房不佳,巨星公司宣布解散,瓊瑤電影時代正式結束。

1984年
代表電影:
■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退伍老兵迎娶原住民少女,歷經情感風暴後仍相守終生。

1985年
代表電影:
■ 《童年往事》導演侯孝賢自傳性色彩強烈的電影,描述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與看待生死的豁達態度。

================

香港商業片影響國片時期1986-1990:台灣主流電影如瓊瑤電影、校園青春片相繼失勢後,電影界只能盲目跟隨香港賣座片腳步,一時之間出現許多黑社會電影與殭屍片。因為製作水準比不上港片,票房不佳,且太氾濫而引起立委質詢,新聞局為消弭此歪風,兩度禁演《殭屍小子》。
1986年
代表電影:
■ 《戀戀風塵》呈現台灣鄉村小鎮美感,持續影響今日台灣人對「本土美」的認知。
年度大事:
★ 外片進口配額取消,好萊塢電影挾帶強勢資本力量進軍大小戲院。

1987年
年度大事:
★ 解除戒嚴,言論自由和社會運動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出現勞工、農民、老兵、政治受刑人、外省人返鄉、教師人權、福利弱勢團體等人權運動。
★ 人均GNP達5000美元。
★ 開放兩岸探親,被政治分隔將近40年的家庭終於有機會重聚。
★ 台灣省政府宣布暫停發行愛國獎券,終結30年歷史。

1988年
年度大事:
★ 一代強人蔣經國逝世,電影院停業3天以為悼念。李登輝繼任總統。
★ 台灣服務業占GDP比重首度突破50%,就業人數亦超越工業。
★ 520農民運動爆發,抗議政府擴大開放進口外國蔬果,影響本土農民生計。此為解嚴後首次大規模民間抗爭。
★ 報禁解除,民營報紙、電視紛紛成立,言論自由和多樣性都大為進步。
★ 民歌手葉佳修創作的男女對唱歌曲〈第一支舞〉,成年輕人聯誼熱門歌曲。
★ 顯示型BB call上市,掀起年輕人數字傳訊熱潮。

1989年
代表電影:
■ 《悲情城市》台灣歷史爭議「228事件」,也是第一部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台灣電影。
■ 《七匹狼》一群青年的音樂愛情故事。飛碟唱片監製,旗下歌手如王傑與張雨生,出演電影中角色。
年度大事:
★ 中國發生天安門事件,台灣大學生群聚中正紀念堂聲援中國民主。
★ 鄭南榕為爭取言論自由自焚。
★ 開放民間設立新銀行,逐步推動金融自由化、民營化。
★ 電影長期不景氣,已有199家戲院倒閉。
★ 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抗議高房價,預告未來20年後台灣年輕人買不起房的悲歌。另有台灣人返鄉、反核、客家母語、教育改革、無殼蝸牛、司法改革等社運。
★ 第一家誠品在台北市敦南圓環開幕,連鎖書店改變書市的運作規則。

1990年
年度大事:
★ 2月,台股上萬點,「錢淹腳目」時代來臨。
★ 野百合學運,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4大訴求。學運幹部如段宜康、羅文嘉等人,成為日後政壇要角。

1991年
年度大事:
★ 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萬年國會解散,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 《玫瑰之夜》開播,第一代主持人為李茂山與方芳芳,其中單元〈鬼話連篇〉是台灣靈異節目的始祖。節目紅極一時,陪伴觀眾度過整個90年代。

1992年
代表電影:
■ 《無言的山丘》日治時期,描述兩名礦工底層生活的心酸與無奈生活。為享譽國際的「台灣近代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 《青少年哪吒》導演蔡明亮的首部劇情長片,寫實刻畫9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樣貌,在城市邊緣追尋孤獨又逐步認識自我。
■ 《少年吔,安啦!》描寫社會次文化、青少年暴力等現象。該片培養出一群製作原聲音樂的音樂人。

1993年
年度大事:
★ 歐洲聯盟成立,會員國間勞力、商品、資金、服務自由流通。
★ 外匯存底世界排名第一。
★ 海軍上校尹清楓被殺,「尹清楓」一度成為懸案代名詞,牽涉的拉法葉軍購弊案也是海軍建軍以來最大醜聞。

1994年
年度大事:
★ 第一次直轄市市長選舉,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寫下台灣80、90年代民主化浪潮的重要里程碑。
★ 原民運動風起雲湧,國民大會正式表決通過將憲法所稱的「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又往前邁進一步。
★ 政府開放外籍配偶返台定居。台灣婚齡男子紛紛開始前往東南亞娶妻,但社會氛圍對於外配不甚友善,引發族群歧視問題。

1995年
代表電影:
■ 《熱帶魚》酷愛幻想的兩個國中生在聯考前夕被綁架,牽扯出一段台灣社會金錢遊戲的荒謬劇,卻還保有一點點人性善良光輝。

1996年
代表電影:
■ 《甜蜜蜜》一對戀人因鄧麗君的〈甜蜜蜜〉結緣,卻在時光輾轉中不斷錯過,終而對人生的無常莫測報以釋懷的微笑。
年度大事:
★ 國民黨的李登輝、連戰當選首任民選正副總統。
★ 同志作家許佑生與男友葛瑞公開舉行全亞洲首場同志婚禮,同志意識抬頭。

================

紀錄片1997-2016:1997年9月,《穿過婆家村》成為首部上院線的本土紀錄片,此後戲院成為紀錄片公開放映的重要管道,也彌補了此時低迷的劇情片空缺。
1997年
代表電影:
■ 《穿過婆家村》記錄台灣鄉村的變遷,赤裸展現經濟發展的代價是對農民與土地的剝削。
年度大事:
★ 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逝世。
★ 香港回歸。
★ 連續發生彭婉如命案、劉邦友官邸血案、白曉燕綁架撕票案等3大刑案,台灣治安史上最黑暗的一年。
★ 台北市長陳水扁拆除14號公園、15號公園,引發全台第一場反都更運動。

1998年
年度大事:
★ 實施精省,廢除省長。
★ 行政院新聞局為培養電影人才,鼓勵攝製電影短片,發放電影短片輔導金。

1999年
年度大事:
★ 921大地震,造成了2000多人死亡,為台灣自二戰後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
★ 華人地區第一家同志主題書店「晶晶書庫」在台北創立,成為同志運動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 李安執導的《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掀起國內熱潮,喚醒大眾對中文電影的注意。
★ 無名小站創站,在20世紀前10年幾乎相當於「網誌」的代名詞。

================

電影跨國合作2000-2006:6月19日,吉光電影公司負責人焦雄屏首創整合兩岸三地電影製作行銷資源,推出「三城記」系列電影,獲得法國金字塔製作公司及日本、韓國、香港等跨國投資資金,將陸續推出6部兩岸三地導演的作品,以完整反映當代兩岸三地不同的社會文化和意識形態。
2000年
代表電影:
■ 《臥虎藏龍》從中國武俠片看武術動靜之美與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兩岸三地及美國好萊塢跨國合資拍攝。
■ 《美麗少年》一個抗拒異性戀傷痕的少年同志,與片中個個形象思想互異的少年,交織成當代台灣青少年的繁複情欲光譜。
年度大事:
★ 總統大選,民進黨的陳水扁、呂秀蓮當選正副總統,台灣首次政黨輪替。
★ 美商哥倫比亞交付給兩岸三地各一部片的分量,由陳國富監製,台灣為奇幻驚悚片《雙瞳》,為當時死寂的台灣影壇投下震撼彈,開啟日後跨國合作的電影製作新路。

2001年
年度大事:
★ 美國發生911事件,隨後展開一系列反恐政策,影響國際政治局勢,也進一步增加西方和伊斯蘭世界的緊張關係。
★ 網路作家九把刀開始出書,淺白幽默的寫作風格廣受年輕讀者歡迎。

2002年
代表電影:
■ 美資協助,團隊跨國製作,打破當時台灣電影低迷局面,亦為電影從業者帶來新視野。
■ 《雙瞳》紀錄片,以旁觀者角度詳實捕捉片場裡的情緒與工作實況,包括不同文化的工作習慣、階級差異、片場衝突、人員心聲等。
年度大事:
★ 台灣加入WTO,正式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一環,金融自由化腳步加快,卻也衝擊台灣農業。
★ 教育部廢除聯考,正式採用大學多元入學方案。

2003年
年度大事:
★ 爆發SARS感染危機,不僅人心惶惶不安,經濟亦受影響,當年總生產附加價值損失約為844.5億元。
★ 台北市首次舉行同志大遊行,要求大眾正視多元性別的存在。
★ 發生跳天橋事件,一名失業男子,抱著女兒在台北火車站前的天橋上,作勢要往下跳。後被改編成電影《不能沒有你》。

2004年
代表電影:
■ 《2046》東方酒店2047號房間,一名作家、兩個故事,關於愛情的迷惑與探索。

2006年
代表電影:
■ 《奇蹟的夏天》國中足球隊這個夏天的最後一役,牽引出背後城鄉差距與族群議題。
年度大事:
★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發起「反貪腐倒扁運動」,號召民眾到凱達格蘭大道前靜坐抗議,要求時任總統陳水扁為貪腐弊案下台。

================

國片復興2008-2016:《海角七號》票房超過《色,戒》成為10年來最賣座的國片,打破2000年以後國片低迷景象。
2008年
代表電影:
■ 《海角七號》恆春小鎮的故事,一群社會上的「魯蛇」,證明只要努力,小人物也能成英雄。此片也帶起台灣電影復興的開端。
年度大事:
★ 魏德聖執導的《海角七號》創下5.3億元的票房佳績,被認為是國片復甦的徵兆。
★ 「野草莓運動」發生,為抗議馬政府使用國家暴力侵犯人權,而發起的社會運動。
★ 為聲援將被迫遷居的三鶯部落居民,導演侯孝賢在台北賓館前落髮,促使新北市政府決定暫緩拆除。
★ 總統大選,國民黨馬英九、蕭萬長當選正副總統,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

2009年
代表電影:
■ 《不能沒有你》由真實社會事件改編,透過一對父女故事來思考情理法之間平衡。
年度大事:
★ 教育部推出〈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補助金額為2.2萬元,稱「22K」方案。

2010年
代表電影:
■ 《被遺忘的時光》以失智症為題,即使年華老去、不復記憶,家人給予彼此的愛仍是最永恆的美麗。
年度大事:
★ 苗栗縣政府徵收大埔農田作為科學園區用地,怪手開入農田,引發當地民眾抗爭。2014年台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拆遷戶勝訴,「大埔案」成為台灣土地強制徵收抗爭的重要案件代表。

2011年
代表電影: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改編自作家九把刀的半自傳同名小說,勾起每個人心中純真的初戀記憶。
■ 《賽德克巴萊》重回霧社事件,用台灣原住民的史觀重新詮釋歷史。
年度大事:
★ 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

2012年
代表電影:
《女朋友。男朋友》80年代末期解嚴前後,年輕人對自由與民主理想的種種吶喊與渴望。
年度大事:
★ 陸劇《後宮甄嬛傳》熱播,本劇在台灣風行反映陸劇的發展逐漸成熟,台灣自製劇市場則相對萎縮等問題。

2013年
代表電影:
■ 《看見台灣》台灣空拍攝影師齊柏林執導的紀錄片。帶著你的眼睛飛上天空,去看那些我們一直忽略的台灣面貌。
年度大事:
★ 義務役士兵洪仲丘在軍中死亡,生前疑遭軍方不當懲處。此事涉及軍中人權議題,公民1985聯盟號召25萬大眾上凱道。

2014年
代表電影:
■ 《KANO》從一顆棒球,回顧日治時代的台灣,即使資源有限也要奮力一搏的草根精神。
年度大事:
★ 舉行九合一選舉,7縣市執政首長由藍轉綠,無黨籍的台大醫生柯文哲當選台北市市長。
★ 3月18日,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30秒內宣布完成《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查,遭外界抨擊為「黑箱服貿」。引發為期近1個月的「太陽花學運」公民抗爭。是近10年規模最大的公民運動。
★ 香港雨傘革命,為爭取真普選引發的公民運動。

2015年
代表電影:
■ 《我的少女時代》90年代,校園裡的懵懂初戀與青春愛情喜劇。
■ 《聶隱娘》改編自唐代作家裴鉶的傳奇小說《聶隱娘》,導演侯孝賢獲第68屆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 《灣生回家》70年的思念與等待,在台出生的日本人返鄉漫漫長路。
年度大事:
★ 各界人士和民間團體針對高中課綱微調程序粗糙、資訊不透明,發起「反黑箱課綱運動」。
★ 於新加坡舉行「馬習會」,兩岸領導人首次握手碰面,開啟兩岸關係新頁。

2016年
代表電影:
■ 《我們的那時此刻》以金馬50年為軸線,回顧兩岸三地電影一甲子以來留下的時代記憶。
年度大事:
★ 總統大選,民進黨蔡英文、陳建仁當選正副總統,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出現首位女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