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臉書跳出俗諺「瘦瘦水牛三擔骨sán sán chúi-gû sann tànn kut」,順手查網路看如何解釋,結果照樣提醒老番呼籲:歷史研究者應盡可能展露諺語歷史註解的功夫,現在來表演一下。
這句話,其實跟「弱弱馬也一步踢 lám lám á bé, mā ū chīt pōu that」相對應,重點在說明不要瞧不起牛瘦、馬弱,亦即勿輕視表面柔弱的生物。弱馬馬後踢殺傷力大的常識,不用再多說明。瘦牛「三擔骨」,是指牛雖瘦骨頭重量也有「三百斤」!
為啥要用牛骨當比喻?
牛皮、牛角、牛肉與牛油,在傳統社會日常生活上的不可缺少與利益多,文獻皆有提及,這裡不多說。牛骨呢?骨髓可入藥治刀瘡、補精氣等之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功能:當肥料。
研究臺灣傳統社會史者應不會忘清人陳盛韶《問俗録》中有一條很有趣的史料,大意是他到福建古田縣當官時,看到店鋪內堆滿牛骨,他懷疑有不少偷刣牛的人,因此派差吏去抓。
然而問明原因後,才知道當地是因為山深氣寒、土薄地瘠,必藉燒牛骨灰和以草灰來培育秧苗,又說若要稻穫一千斤產量,得用掉兩百斤的牛骨!
所以呢,至遲在十九世紀,我們可在地方文獻上看到中國福建晉江一帶深滬、獺窟的商人開著小船來我們彰化鹿買米、麥、牛骨等物載回中國。
牛骨當然不是「拾骨(khioh-kut)」而來,牛皮做皮箱、船舷防護用具去了,牛油做蠟燭、提煉硫磺,牛角印仔師公牛角鼓;啊,牛骨與牛肉下落呢,牛肉不是老番吃掉的,「歷史」告訴我們:臺灣人不吃牛肉的咧……老番與父祖輩只吃牛肉乾(未貼舊文)。
原文出處 翁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