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http://blog.yam.com/tzaralin/article/37922711(Weltschmerz)
阿爾及利亞裔法籍導演雷契鮑查瑞(Rachid Bouchareb)是當今殖民與後殖民電影研究中最炙手可熱的電影作者,其所曾執導的作品,無不與殖民、後殖民歷史情境、批判論述有關。2007年,向二戰期間阿爾及利亞裔法國傭兵致敬,並控訴戰後法國對待這群無名英雄毫無公義的史實(詩)之作-《光榮歲月》(Days of Glory),不僅入圍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更在王家衛擔任評審團主席所主導的坎城影展上,創下片中五名主要角色共同獲得坎城影帝的歷史紀錄。在欣賞《光榮時刻》之前,或之後,影癡們應當看一次《光榮歲月》。
延續著對於阿爾及利亞族國歷史作電影書寫以示世人的信念,這部《光榮時刻》乃將鏡頭聚焦於阿爾及利亞在法國殖民統治時期,所遭遇慘無人道的鎮壓欺凌。並且再現二戰後,民族解放陣線如何在法國以非體制內(Outside The Law)的武裝抗爭,爭取獨立建國的血淚史。
從1945年5月8日發生於阿爾及利亞當地,可堪比擬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塞提夫大屠殺」開始,到1962年實現獨立建國,前後長達18年的歷史,導演採取與時間軸橫跨40年義大利近代史的電影《燦爛時光》相似的手法,以一家兄弟的顛沛流離,投射出沉重龐大的族國歷史。不同的是,《光榮時刻》中的三兄弟不只是歷史的旁觀者、見證者,更是革命史的掌舵者,他們以各自的方式,爭取個人與國家的自由獨立。
由於《光榮時刻》片長僅只有138分鐘,與6小時片長的《燦爛時光》相比,本片明顯受限於篇幅,若要深入探究歷史情節,在有限的片長,勢必無法全盤回顧;想要窺其全豹,肯定無法追根究柢。於是,編導在無法同時兼顧廣度與深度的兩難下,選擇以類編年史的條列方式,從各關鍵時刻擷取重點,發展故事,交待人物,以求在近兩小時的片長中,盡可能面面俱到。在如此高度濃縮的緊湊敘事節奏下,所有人事物沿革變遷的「前因」自然無法鋪陳過久,就得立刻導出「後果」,以至於全片看完,難免感到善惡太過二元分明,生死太容易預期,革命太順遂輕鬆,成功太過理所當然,就連片末理應情如《受難記》中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殉道的悲壯場景,也因為缺乏受難過程的細節描繪,失去該有的戲劇張力。雖說這是非戰之罪,不免還是讓人感到甚為可惜矣。
話雖如此,《光榮時刻》靠著精準到位,無一多餘累贅的攝影、剪輯與場面調度,生動鮮明地刻劃出三名主角,甚至多位配角大相逕庭的迥異性格,並細膩描繪彼此之間動人的親情,愛情與國族之情,情感層次階調豐富。在題材掌控上,除了抗爭史的主旋律外,還融匯了家庭倫理、動作、黑幫、諜報等類型元素,足以見得導演執導此類多角色,多線路,大格局,史詩級的電影,有其獨到之處。再加上以《光榮歲月》獲得坎城影帝肯定的三位男主角,無懈可擊的精湛演技,亦提高了本劇人物情節的說服力,乃彌補許多前文所提到的「非戰之罪」,讓全片保有引人入勝的可看性。
在如此戲劇性,歷史性,文學性,兼得的故事中,《光榮時刻》除了讓世人認識阿爾及利亞悲辛坎坷的獨立建國史,見證了人性的光輝,殺身成仁的大義,也讓人同時看清法國政府當年殖民帝國主義式的黑暗之心。如果各位曾看過麥可漢內克《隱藏攝影機》,卻無法理解全劇到底在作何政治隱喻,本片片中有關阿爾及利亞裔在法國所遭受的不平等階級歧視,正好可以補完。
值得一提,《光榮時刻》乃是由阿爾及利亞和法國聯合出資拍攝,這意味著法國政府早已能坦然面對昔日所鑄下的大錯,為其所撕裂的歷史傷痕負起完全責任。僅管如此,由於片中以寫實筆觸重現法國右派份子長期以來不願面對的「塞提夫大屠殺」,且從影像中所呈現的死傷人數,比法國官方統計數字還更慘烈,上映時,乃引起右派人士強烈抗議。這些電影外的故事,不禁讓人想到現今國民黨政府與其周邊團體、支持群眾是如何看待,如何表述「二二八事件」?我們的政府是否也有如是勇氣反省?負責承擔?無論如何,我相信,對於所有心中抱有獨立建國理想的台灣觀眾,看完本片後,熱淚肯定奪眶,熱血勢必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