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影評

人生也有罰球的機會嗎?《罰球線上觀後感》2006.07.19


記錄片先天上於真實性是佔盡便宜,後天上於精緻度是較為吃虧;不過,本片導演瓦德‧西瑞爾以手提攝影機,跟拍美國西雅圖羅斯福高中女子球隊七年,共兩百小時長度膠卷的努力來彌補,也為一開始只是為了陪女兒打球,意外擔任起球隊教練,本於華盛頓大學任教的財稅系教授-比爾‧瑞斯勒留下珍貴的生涯記錄。

七年中一個球季接著一個球季,球員們來來去去;教練也由業餘,因球隊的成績漸漸成為專業。觀眾們由大量的球員辛苦練習的畫面中及他們的訪談裡,慢慢了解與認同他們。 

『沒有一種成功是天下掉下來的,即使你是一個天才。』 

球員的汗水與淚水,勝利的歡愉、失敗的痛苦,是放之四海皆準;正面的勵志故事,我們也已看了太多;就在電影氾濫在一股流於新聞報導之時,一位貧窮家庭出身的黑人女球員達娜麗亞‧魯賽爾的加入,意外的將此記錄片賦予批判的價值與見證一個傳奇的誕生。 

如果電影前半段,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善解人意,有愛心的聖誕老公公叔叔教練及他的球員們,後半段則更像是有如替達娜麗亞‧魯賽爾個人量身訂作的自傳電影。 

 

 

 

達娜麗亞從小就展現過人的球技,她是唯一敢跟男生打球跟嗆聲的女孩兒;不過,她並非這麼易於屈服及與他人合作,高一時的達娜麗亞需要學習的東西還真多呢?而且,她最大的問題還不是打球,而是她的學科成績與學習態度,前三球季她都因為學科不佳而被禁賽三場。其它同伴也說:『她其實還不算我們隊上的一員,雖然她真的很厲害,是個天生好手,但那只屬於她自己,而非整個球隊。』終於,在叔叔教練的耐心及其它隊員的包容之下,達娜麗亞慢慢的以她的努力與成績贏得別人的尊敬,也漸漸融入球隊並帶領大家贏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但是,意外的懷孕不僅讓達娜麗亞痛苦的離開球場與學校,並為她自己的人生,投下了一顆轉彎的變化球。後半段她的勇於面對與銳變真是戲劇化十足;也許是一股不服輸的精神,或是意識到自己身上即將背負的責任;達娜麗亞,有如頓悟一般,第一次在學科成績上有如上場打球的突出表現,而現在呢?她更急於在球場上贏回大家對她的誤解與尊敬。 

但是WIAA駁回她重回球場的申請,因為怕她的開先例引發效應。不過,看到這邊我不禁回想起,電影稍早導演插入的老舊記錄片,影片中,女子球隊的先鋒們,穿著可笑的長衣長褲裙,再配以不可思議的對白:「當時對女子球員的限制,如:運球不可以超過多久、在球場上不可以跳幾次……等等」,原來導演在性別議題上早有伏筆。 

還好,她的問題得到教練球隊一致的支持,也得到好心的律師出面幫忙興訟,問題雖未立刻解決;但眼前更棘手的是,她如何在最後一個球季代表美國西雅圖羅斯福高中女子球隊,打贏她們的宿敵同郡的牛頭犬隊-一個非常優秀可敬的對手,來爭取她們隊史上從未達到的成就-全州高中女子籃球比賽總冠軍。 

電影最後的10多分鐘,觀眾進入火熱刺激的最後州冠軍比賽場裡,場上廝殺的好不熱鬧,令人秉息以待。因為在離比賽結束還剩下1.9秒時,沒錯!是1.9秒的時候,上帝似乎在考驗身兼學生、球員與母親三職的達娜麗亞‧魯賽爾,一位即將成為悲劇人物還是傳奇英雄的人呢? 

她站在人生與球場的罰球線上,正準備投出決定一切的一球! 

本片曾參展2005年的多倫多影展,喜愛記錄片貼近對象、真實留影風格的人,蠻值得一看這種不僅勵志,更能讓你反省人生課題的電影喔!

分類
影評

夢幻與現實《觸不到的戀人VS跳越時空的情書》2006.07.18


之前先欣賞了跳越時空的情書,覺得被基努李維跟珊卓布拉克迷的七葷八素的,就趕緊看了他的原型-韓國片:觸不到的戀人(以下簡稱【跳】與【觸】)。在兩部電影都看完後,我覺得他們只有在故事架構上類似,其實在精神上及表現手法上還真是大異其趣啊!

首先,你一定要先相信故事的設定,否則一切純粹只是空談。 

故事裡那一段不可思議的隔空之愛,的確能提供我們生活在現實中,被壓力PUSH到快喘不過氣來的凡夫俗子們,一些馳騁嚮往的想像力;願意進戲院放下所有塵囂,盡情享受那一份的浪漫

選角年齡上的差距,有將近十歲以上,男的一個是學生、一個已是建築師;女的一個是在漫畫店打工的配音員,一位則是醫師;似乎先絕條件上已決定了氛圍,全智賢的初出道表演,少了野蠻女友般的蠻橫,一份清純與羞澀惹人憐愛。珊卓雖也失意,不過,其專業工作上及其表現出的七分自信與一分貴氣,更添其熟女的魅力。最大的差別在於男主角,【跳】中兩人都算得上是專業人士與白領階級,所以在交往的互動上是多一分成熟及世故的,尤其編劇還增添對基努父親母親及弟弟之間關係的著墨,父親現身與基努的互動處(飾演父親的克里斯多夫柏麥表現可圈可點),仍令我動容。【觸】當中男主角星賢與父親繼母的關係,則在劇中成為小屋來源與增添女主角恩澍之間的交談話題,處理上略嫌扁平與匆匆帶過。 

再來,攝影則各有千秋,【觸】是一派唯美夢幻,竭盡所能的經營畫面,雖可看得出他們在資金上的薄弱,不過,倒也雕琢出信手拈來、渾然天成的美感。不過,太強調的結果,也讓電影稍稍染上強烈的童話色彩。所以,我想【觸】會得到年輕影友的喜愛,也不無原因了。而那一棟兩人均曾分別住過的海邊小屋,【觸】有比較多的描述與運用,這方面他是成功的。【跳】則呈現出在攝影上的專業及精準,這一方面,好萊塢有其獨到之處;在色調掌控上,非常用心調製,讓電影有種濃濃的淒美感傷;尤其增加與韓版不同的男女共舞橋段,處理得非常緊扣觀眾的心弦,有獨特西式手法的浪漫情懷。 

另外配樂上,【觸】略嫌陽春,以兩三首主題音樂迴蕩全片為主;【跳】則有較好的配置,個人也較為欣賞。 

兩片的差異性,決定在於東西方文化上對愛情與科學的態度,【觸】是盡情揮灑想像,恰恰補足東方對愛情的含蓄表達及模糊地帶,【跳】則可看出美國人對愛情的直接性,兩人無法接觸的限制,是他們無法想像的吧!所以他們動用了一些更直接的方式,借以提升歐美觀眾的興趣。並且,在韓版中,時空的間隔對東方人來說也許不成問題,可是在講究科學證據的西方人眼中,他們則一再增加與玩弄時空的趣味,剛好表現出他們對這類故事的不適應性;所以,聽說外國觀眾對當中的邏輯,一直有意見(笑)。看在人鬼可以陰陽相戀的中國人眼中,不禁質疑起誰比較浪漫的問題?呵呵! 

最後,我還是要說,不管如何基努跟珊卓的組合對我來說有一種吸引力,珊卓正經的時候更得我心,她有一股古典高貴的氣質是與其他好萊塢女明星不同之處,基努則在本片裡更添熟男的滄桑,他為父親之死一場哭戲,是我少見基努的模樣,也觸動我與他相同的經歷心情。寫到這邊,你們應該看得出我的先入為主(誰叫我年紀大又,先看了改編的-跳越時空的情書),我的心的確是向著美版的。 

原創故事的精神也許走了味,不過,硬要加比較也是自找麻煩,不妨就當成兩個都很美的故事來看吧!我只能說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真的不是普通的大啊!(笑) 

我相當推薦大家一看-跳越時空的情書!

分類
影評

代貼:《非關命運》-幻滅後的重生,青少年的凝視與悲傷【作者:處之翼】

原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a09201988&article_id=7150198

在顏尼歐莫里克奈蒼涼如詩、又感傷又美好的悠揚音樂中,《非關命運》揭開了沉重的序幕。少年主人翁尤卡的父親終究遭遇了被迫加入「勞動營」的命運,儘管電影尚未刻劃出勞動營的可怕,卻藉由一家人瀰漫的濃濃的絕望與悲傷,成功地用「側面刻劃」表達了時代惡毒的試煉。而似乎是命運之神隊尤卡一家惡意的嘲弄,就連年幼的尤卡也意外地被送入集中營,展開了將近一年的地獄生活。沒錯,意外,尤卡一直不曉得自己是否就是他們要抓的人,懷著這樣強烈諷刺與矛盾的心情,他不得不面對提前叩門的噩運。

《非關命運》深入刻劃了德國納粹黨對猶太人的歧視與迫害。在四處流亡、不被人肯定的環境下,連猶太人本身都對自己興起了質疑。就像是劇中尤卡所認識的女孩所哭嚷的:『就是那顆黃星星!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該為此驕傲或羞恥?』尤卡平靜地回答說:『都不必。』這是一種平衡的、不自卑亦不自大的健全心態,但是這樣的圓融與成熟,並無法替尤卡避開命運之神的惡毒玩笑。 

《非關命運》也完全表現了集中營可怕、人間地獄式的環境。不僅食物不足、衣著粗糙、勞役沉重、被迫與好友分開,更不人道的,是集中營的長官從來不給予猶太人「尊重」。他們粗暴地虐待、凌辱、毆打他們,甚至把他們視為「物品」而非「人類」。本著自身血統優越的可笑心理,他們用「物品的編號」來標明每個納粹人,而非使用呼喚人們的「名字」。直到最後,尤卡幾乎遺忘了自己原本的名喚,逢人便吐出自己的編號,看到這幕情景,我心疼得心都揪起來了。『為什麼他年紀那麼小,卻要被迫承受如此沉重的命運?』我想,每個人都會這麼問吧!但是誰又給的出答案呢? 

要說「絕望」是集中營生活的寫照,一點也不為過。不被人當成生命來尊重固然痛苦,但是被同伴壓榨更令人痛心。同樣生活於集中營的同伴,利用了尤卡的飢餓,騙取了他應得的晚餐。同樣身為猶太人,卻無法互相扶持幫助,反而為了生存而不惜傷害自己的同伴,拋棄了應有的愛國心與民族意識,這樣的人,不僅深深地傷害了同伴,本身更是可悲的。活得似個行尸走肉,再苟活多久又有何意義?『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們現在已經不像個人了,反而更神似非洲草原上爭奪殘破腐屍的大蒼蠅們,令人深深憐憫。他們就像是被命運、被怯懦、被貪念給操控的奴隸一般,最多,大家努力一些,成為蒼蠅王,活得久些,就被封予「奴隸王」的稱號。 

絕望固然是集中營的代名詞,美麗卻從未消失。在集中營中,仍然有著尤卡喜愛的一小時時光,那是他們可以忙裡偷閒的唯一時刻,也是他憂傷中最甜蜜的回憶。另外,儘管有背叛了同伴的惡人,卻有更多真誠的友誼,在地獄般的集中營中,悄悄滋生著。本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精神,本著人類互助互持的意念,本著對生命的尊重,尤卡一直接受著許多人的幫助,包括同樣來自匈牙利布達佩斯的男人,以及一個美國軍官的溫柔尊重與積極鼓勵。這一切的一切,都讓尤卡從幻滅中重生,扶持著原本已經對生命「絕望」的尤卡,繼續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而《非關命運》對「醜惡與美麗的強烈對比」、「善與惡的對立映照」的自然處理,更令人印象深刻。 

寫實極致的刻劃是《非關命運》的表現手法,但是讓它極富特色的原因,在於尤卡不是最堅強不凡的那顆星,而是以他反映了猶太人的整體。像是寫實主義下的產物《孤雛淚》,奧立佛就是一個堅強又善良的孩子,在整部作品中扮演著最閃耀的那顆星,尤卡不是那顆星星,卻仍然堅持閃耀著,反映著全體猶太人的命運與心聲,讓我對《非關命運》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為尤卡悲慘的命運流下了淚水。 

但結局的失落與展望才是使我感動無比的因素。最後,尤卡毅然拒絕了美國軍官的幫助,也放棄了所謂「有前途」的未來,堅持返家一探父親。得知父親在勞動營中過世以後,他臉上沒有太大的悲喜,我卻看出了他眼神中的感傷與哀悼。尤卡後來對女孩說:『再也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讓我狂怒了。』經歷了集中營的一年,彷彿讓這個少年瞬間蒼老,再沒有什麼事情是他所無法忍受的了,任何事情也無法再讓他有太多的悲喜。《非關命運》雖然是彩色的電影,但是全片單純、灰暗的色調,卻彷彿是黑白的電影一般。 

但黑與白也是一種色彩,一種出色的色彩。看似已經絕望、對事物毫無知覺的尤卡,其實內心仍然充滿了感謝與對未來的展望,也會感動,也會哭也會笑,只是集中營千篇一律又壓抑的生活,讓他習慣了不讓感情輕易地表現出來罷了。『能夠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勇敢撐過苦難的尤卡如此說著。現在的他,正想著未來要從事什麼樣的職業、如何與母親生活,而這部憂傷又美好的電影,也在這樣的「幻滅中的重生」中,悄悄地落幕……

分類
影評

代貼:偷穿高跟鞋In Her Shoes-影評及書評【作者:處之翼】

原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a09201988&article_id=6831921

『這是埋藏最深的秘密,是萬物根源的根源,花蕾中的花蕾,天外的天空,比我們能希望的更高,比我們能躲藏的更大,像是維繫著星宿的魔法,我把你的心帶著,把它放在我的心上。』         ──詩人:康寧斯

原著小說:★★★★☆
改編電影:★★★☆

欣賞完老早就想要去看的改編電影後,心中的感動與滿足難以言喻。不過,在讀完也是老早就買好的原著小說後,發現小說果真比電影要來得細膩深刻許多,補足了電影沒有拍盡的情感部分。

故事描述兩個姊妹,姊姊蘿絲是一個行事嚴謹的女律師,做事一板一眼,生活一成不變,但一直以來把自己逼得過緊的蘿絲,也嚮往著戀愛與幸福生活;而妹妹瑪姬則是放浪不羈的派對女王,沒有固定工作,生活沒有重心,只有性愛與空虛。兩個個性南轅北轍的姊妹,唯一的共通點只有──他們都穿同尺寸的鞋子。但是,他們兩人都忽略了這個細微卻極重要的暗示,就這樣相依為命生活下去。

我們可以在這部電影當中,看到每個人的依賴與眷戀。蘿絲當初在密不通風的生活當中,只能靠羅曼史小說與滿櫃的鞋子來安慰自己。『衣服不能使我變美,食物會讓我變胖,只有鞋子總是合腳。』她這麼說。而瑪姬看似對感情、對生活隨意不羈,卻對兩姊妹小時候養的狗狗「小蜜」(電影翻成「甜麵包」比較可愛!)有著難以描述的眷戀,因此,她才會在孤單寂寞的時候,忍不住偷抱走長相貌似甜麵包的狗狗。另外,兩人童年時共度的回憶,總是會勾起他們對已逝母親的強烈想念。從這些眷戀與依賴,我們也可以看出命運對她倆的暗示──他們的共通點難道只有同尺寸的鞋子嗎?是否,在對鞋子、甜麵包與母親的共同依戀下,正暗示著兩人有著難以割捨的牽連?

於是,事情有了劇烈的轉變──在瑪姬勾引了蘿絲得來不易的、今生第一個的戀愛伴侶後,兩人的關係宣告徹底破滅。看到蘿絲哭腫了眼睛、全身無力地攤倒在床上,我不禁心疼了起來:如果我好不容易得到了今生渴求以久、卻老是無法如願以償的夢想,卻被人輕易摧毀,那種感覺,不知道有多難受?當然,這不能完全怪責瑪姬,畢竟是吉姆情願被勾引的。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和小說都隱隱約約刻劃了吉姆比較晦暗的身影,由於童年肥胖又醜陋,在長大搖身變為英俊多金的帥哥後,讓吉姆簡直難以相信命運的轉變,也因此無法抵擋任何的誘惑。這雖然不足以構成他背叛蘿絲的完美理由,但是這段過往的刻劃讓吉姆的形象立體了起來,也讓他不同於其他作品中「純粹劈腿」的花心男。

但也正因為如此,兩姊妹的人生出現了新的曙光;正因為她們的關係與生活全然打碎,才能夠重新拼湊對方與自己的身影。蘿絲決定不再把自己逼得那麼緊繃,她向律師事務所告假,每天替人蹓狗散心,終於享受到放鬆自我的美好人生,而懂得欣賞她的美麗的Mr.right賽門也在此時出現(不過這個男生一開始有點自以為,要是有人敢擅作主張搶先幫我亂點菜,我不把菜單砸在他臉上才怪!)。而瑪姬的際遇在小說和電影上有了分歧,老實說,電影的改編也很適當,我實在說不出哪種比較好,不過,小說的走向會因此多出一位真誠樸實的男孩查爾斯,在結尾時成為瑪姬的男朋友,讓人可以期望並祝福瑪姬未來的愛情風貌。

小說描述瑪姬偷偷住在普林斯頓大學,並跟著大學生們一起學習,慢慢改善了自己的閱讀障礙,也愛上了詩。同時,為了生活,她幫忙照顧一位慈祥的盲眼老太太,這段劇情的安排不僅證明了她的理解力不比資優生差、可以自食其力,也因為一首談「失去」的詩,讓她越來越難以掩埋對姊姊的愧疚與想念,而在被一個男生不停的騷擾以後,她才跑去投靠了久違的外婆。而電影則讓瑪姬一開始就投靠到外婆居宿的養老社區,雖然少了一大段劇情,卻也安排了一段最令我感動的插曲。

在養老醫院打工讓瑪姬認識了一位大學退休教授,因為目盲,所以看不到瑪姬的美貌。這對瑪姬而言是一個強烈卻新鮮的衝擊,因為不管她有多美麗,教授都看不到,完全顛覆了瑪姬過去以外表度日的生活。不過,雖然教授看不到她的美貌,卻可以感受到她的關心,於是,他請瑪姬唸書給他聽。起初,有閱讀障礙的瑪姬很抗拒,不過,在教授潛移默化的教導下,瑪姬一點一滴地愛上文字,也逐漸克服了她的閱讀障礙。更珍貴的是,透過一首談「失去」的詩(和原著小說的那首詩一樣),她終於明白自己「失去」了什麼──她失去了她的姊姊,她此生最真摯的「朋友」。就如同詩中所說,雖然她表面上強裝不在乎,想要假裝讓自己看起來很好,假裝自己失去了什麼也無所謂,但在她的內心深處,一直很關心自己所失去的東西,並且惋惜。

在沒有對方的那段日子裏,兩姊妹內心不停掙扎。瑪姬在外婆家安定下來後,突然很安心自己終於不用再活在姊姊的陰影之下,而蘿絲也不希望瑪姬又出現將她好不容易安定、且有戀愛對象的生活給打亂。但是,他們慢慢意會到,原來對方在自己的生命當中佔了那麼重要的位置,原來,自己有多麼地愛對方,原來,失去了對方,自己的生命也失去了意義。另外,他們也發現其實長久以來,自己都默默地欣賞對方、羨慕對方擁有自己所缺少的東西──蘿絲渴望擁有妹妹對時尚的敏銳度,以及她放鬆的生活(但不希望自己毫無目標),而瑪姬也欣賞姊姊規律且有目標的穩定生活,她何嘗不希望擁有固定的工作、幸福的生活?兩姊妹個性雖然南轅北轍,卻能夠「融合」與「互補」,分享彼此,這是最難得且珍貴的。

不過,儘管他們是那麼樣地想念對方,卻仍然沒有勇氣去追尋對方。而此時,一段長久以來被家族隱瞞的秘密,就揭露而出──原來,他們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外婆,只是因為發瘋的母親的過世,讓外婆與父親無法互相體諒,進而隱藏彼此,過著毫不相干的生活。而兩姊妹會去追尋外婆(這個外婆也當了太多人的外婆了吧?《當真愛遇上八卦》、《神仙家庭》裡面,她都是飾演外婆……)是否也反映著他們對於母親的深深思念?不過,電影裡面是外婆寫信給蘿絲,小說則是瑪姬自己寫信給蘿絲,希望兩人能夠再次見面,我覺得這樣的安排比較好,表達了瑪姬企圖姊姊原諒的那份真心。外婆雖然不是兩姊妹合好的主要因素,卻是使他們兩人重新見面、重新擁抱彼此的關鍵。

不過,外婆艾拉在電影中有點像是跑龍套的角色,在小說中才有了比較深刻的著墨。原著將外婆一開始逃避自己女兒的病情、逃避女婿的指責,逃避一切的一切,在失去女兒甚至與孫女失聯之後,才因此追悔不已、企圖尋找孫女又提不起勇氣的矛盾掙扎心情描繪得相當深刻。深情的路易慢慢打開了她的心結(路易在電影中好像成為了一個色老頭,不過在小說中他和外婆艾拉有著浪漫淳樸的銀色戀情),而在瑪姬與蘿絲出現後,艾拉才真正地得到了親情的慰藉,並原諒了自己。

原著小說在瑪姬住進外婆家以後,彼此從生疏到熟悉、從熟悉到彼此依賴的過程,描繪得非常深刻,而姊妹兩人再次見面後,一開始蘿絲仍然無法原諒妹妹,後來終於感受到她的蛻變、感受到她的誠意,而終於重新擁抱了自己的妹妹,也撫平了內心的傷口。這些轉變,小說都描繪得非常細膩,電影卻有點倉促地帶過這個重點,是改編上最大的缺點。

在兩姊妹終於能夠慷慨地原諒彼此、擁抱彼此之後,也意外地幫助外婆和父親打開母親卡洛琳死亡的心結。這邊電影的著墨倒是比小說還多,小說應該再安排一些父親和外婆的對話,進而讓讀者明白,外婆和父親已經因為這兩姊妹,而撫平了卡洛琳去世的陰霾。無論如何,一家人再沒有秘密與傷痕了。很美的意念,不是嗎?因為原諒,而引來了越來越多的寬恕,因為擁抱,而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愛,而「寬恕」與「秘密」的這段情節,也就讓《偷穿高跟鞋》更加深刻而令人難忘了。結尾,姊姊終於擁抱了真愛,步入禮堂,而故事也在康寧斯美好的詩歌與姊妹兩人心照不宣的祝福當中,圓滿地落幕……

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美的嗎?

『他們都沒有改變,只是終於瞭解。』這就是這個故事獨特的地方,也是我喜歡本片的原因。很多故事都描述主角們因著彼此而蛻變,像是《槓上富家女》、《窈窕美眉》,看到主角們蛻變固然感動,但是《偷穿高跟鞋》所揭露的主旨卻更令我震撼。原來,很多東西我們早就明白,我們早就擁有,甚至從來不曾失去,只是,我們吝惜於跨出那一步、伸出一雙手,去「把握」我們所擁有、我們所明白的東西。這個東西,或許渺小,或許並不深刻,或許失去了也不會讓人發瘋,但是一旦把握了,我們或許就能夠看到人生不一樣的風貌。

這部電影非常有創意,而且情節緊湊、生動有趣、柳暗花明,令人又哭又笑,絲毫沒有一點冷場。不過,原著小說顯然更技高一籌,作者珍妮佛˙韋納利用三條支線──瑪姬、蘿絲、外婆艾拉,交織描述故事,並以三人對已逝母親卡洛琳的共同思念作為串聯,最後,所有的支線卻又匯流成一條主流,通往美麗的結局。韋納對於角色形象的描繪非常生動、立體,就像是文字化為一幕幕影像在你面前奔馳,甚至比電影還要吸引人,我甚至在半天之內就翻完這本三百六十頁的厚書,這對於閱讀龜速的我而言是個奇蹟。

而韋納對於角色內心的轉變與掙扎,也刻劃得非常細膩深刻(就連對於希代的刻劃也深刻了許多,讓她不只是一個老套的壞後母,而是一個雖然自私、卻值得人同情的、一無所有的半老徐娘),對白更是機智有趣,讓我忍不住想到了我最愛的小說《傲慢與偏見》。雖然《偷穿高跟鞋》還沒有到這麼經典的地步,不過,它確實是我讀過最出色的一本都會小說(《BJ單身日記》真是遜色多了!),也讓我瘋狂愛上了珍妮佛˙韋納,現在正準備定下她其他兩本作品呢!《慾望單人床》即將由《慾望城市》編劇改編成影集,而《小地震》也被環球影業買下版權,《Goodnight Nobody》是韋納首度挑戰驚悚推理領域的作品,也即將由台灣馥林文化出版喔!在此強烈推薦喜歡《偷穿高跟鞋》的人,一定要去找原著小說來讀讀喔!

分類
影評

代貼:愛在時空交錯時【作者:處之翼】


觸不到的戀人(韓國原版):
★★★★

穿越時空的情書(美國改編):★☆

愛,斷了線(香港類似):★★★☆


『我有那麼陌生嗎?』

『對你而言,我只個不認識的人嗎?』

《觸不到的戀人》:為愛勇敢一次的男人,對愛了悟遲來的女人

這部影片是在三年多前欣賞的,記得當時覺得很感動,但它就此被我收入記憶的深處。直到最近,好萊塢改編了這部韓國影片,翻拍成由基努李維和珊卓布拉克主演的《穿越時空的情書》,才勾起了我的回憶。於是,為了喚醒當初的感動,我又設法找到了這支影片,重新欣賞一次。看完後,感動如一。 

記得當初會去看這部電影,完全是因為太喜歡全知賢(怎麼每次我都這樣呀……被喜歡的明星給拐走),而《觸不到的戀人》正是全知賢的處女作。一直覺得她很美,不是那種嬌豔的美,而是美得很脫俗,但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那種美,而是很入世、混在人群當中卻能夠閃閃發光的、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美。這種美,我到現在都沒有自其他女生身上看到,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美。 

正如同片名,我覺得這部影片最特別的地方不是在於穿越時空的奇幻元素,而在於兩人被無法跨越的時間給狠狠隔開,只能夠透過微妙的連結來企圖接近彼此。這兩個人素未謀面(只看過兩年前的恩澍),無法觸碰到對方,也無法聽到對方的聲音,唯一的連結,只有名為可樂的狗狗、一幢名為「il mare」的海邊小屋,以及設置於時空交錯點的信箱。 

於是,他們開始通信。 

而《觸不到的戀人》的主題也不在訴說多麼熾烈的愛戀,其實直到結尾,他們的愛情故事才正要開始。這部電影的重點在於兩人如何「體悟」到自己對對方的愛,有時候你根本不明白,你已經愛上了一個人。星賢(李政宰飾)和恩澍(全知賢飾)透過通信,一點一滴地瞭解彼此、分享彼此,接著誕生了若有似無、卻難以割捨的情感,在愛上了對方以後,他們過了很久才明白了自己對對方的愛,接著就努力地跨越時空,見到彼此。

這是一段很特別的情感,在見面以前,已經擁有了無限回憶,在愛上對方以前,已先跨越了重重考驗。這種情感很難以去形容,很淡又很濃烈,看似無卻又有,看似短暫卻又穿越了無限的時空,最後,結局並非停留在一個休止符,而是開啟了另一個愛情故事的起點。

雖然本片對兩個主角的刻劃並不刻意,但是卻很成功。只要用心觀察,就可以發現恩澍是一個沒有自信的女孩子,她是為了她遠在美國的男朋友而活,而不是為自己而活,甚至會覺得自己像透明人一樣,遊走在世界的邊緣。星賢能夠肯定自己,也能夠替自己做出人生岔路上的抉擇,但他內心一直有個傷痕無法釋懷,那就是他的父親。一直要到父親死後,他才能夠坦承自己對父親的愛,並接受了父親對他含蓄、壓抑的愛。看到了il mare是他父親特別為了他而建的,我又再度為了親情的偉大而流下眼淚,而全片的中心──il mare,也因為注入了情感,形象更顯得豐富起來。 

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於一開始星賢不相信恩澍是來自兩年後的女孩的時候,他用打字來列印信件,但是當他不得不相信恩澍的時候,他就立刻改用手寫的信來表達情感。影片同樣也沒有直接闡述這段轉變,似乎想要讓觀眾自行玩味。而我對於導演含蓄內斂、悠長卻極有味道的拍片手法,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時候,導演甚至會捕捉一大片的景色,而讓小小的主角置身其中,看上去,有那天地遼闊、人類渺小的滄桑感,卻更有一種「孤獨得很幸福」的感覺。 

這部電影最動人的地方,就在於星賢對恩澍的犧牲,以及他追求愛的勇氣,還有恩澍對星賢的愛,遲來的了悟。在恩澍得知男友回國卻變心了以後(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偏心,看到全知賢哭就是覺得特別心疼哪!而且那個男的一副噁爛樣跟懦弱的德行,根本不值得留戀嘛!……啊,扯遠了),她央求身處兩年前時空的星賢去替他的愛戀改寫命運。這個要求並不自私,只是太過執迷不悟,更何況,恩澍並沒有意會到星賢早就愛上了她,也沒有意會到自己其實真正愛的是星賢,孤獨和失戀的痛苦淹沒了她,使她失去了一切理智。

星賢雖然很掙扎,因為他愛上了恩澍,恩澍卻要求他促成另一段緣份。至此,他也更確定了自己對恩澍的愛。不過,為了讓恩澍幸福,對情感比較壓抑的星賢,他決定尊重恩澍的意見。這時,兩年後的時空,恩澍得知星賢為了她當初愚蠢的要求而車禍死亡,只留下了一幢滿懷對她的愛的房屋設計……懊悔又傷心的恩澍,這才意會到自己原來早已愛上了星賢,只是一直要等到星賢的犧牲,才喚醒了這份深藏心
中的愛。
 

兩人內心的掙扎,也是這部電影最動人的地方。星賢掙扎於要幫忙恩澍完成心願,還是自己去追尋愛,恩澍也掙扎於是否要叫星賢替自己完成這個無禮的要求。不過,當兩人體悟到自己已愛上對方後,都作出了各自的抉擇,星賢決定放下自己的愛,替恩澍圓夢,而恩澍希望阻止星賢,沒必要促成那樁愚蠢的姻緣,也不要因此而死亡。 

最後,恩澍企圖阻止一切的信件,有沒有送到星賢手中呢?從結局我們不僅可以得到答案,也可以看到星賢追尋愛的勇氣,更可以在一種帶著淡淡惆悵的美好心情中,憧憬著愛戀。 

星賢說:『如果兩年後我們沒有見面,那就表示我們沒有緣分。』這句話完全點出了《觸不到的戀人》的精髓。「緣分」在這段穿越時空的愛情,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不過,更重要的,在於兩人對愛的「體悟」吧?如果沒有體悟到自己對對方的愛,那麼,就算緣分來了,他們也不會抓住它。 

而《觸不到的戀人》也再次印證了「距離」真的不會是愛情的最大阻礙,電影在此作了隱隱約約的對比。那些無病呻吟自以為瞭解愛情的人,老是說距離一定會淡薄了感情,就像是恩澍原本的男友一般,連三年都無法為恩澍等待,這只意味著兩人的愛不夠堅定。真正有勇氣的戀人,像是星賢,不管等了多少年、甚至犧牲了生命,也要為了真愛而付出。 

香港也拍了題材類似的影片《愛,斷了線》,由朱孝天和梁詠琪主演。雖然演員演技不成熟,但我仍然很喜歡這部電影。在這部電影中,被分隔於兩個年代的男女並非透過信溝通,而是無線電在時空的某個交錯點擦出了神秘的火花。不同的是,《愛,斷了線》並非讓男女主角戀愛,而是讓他們彼此學習,更懂得珍惜身邊的情人。後來觀眾會發現,梁詠琪為朱孝天父親當初的戀人,不過最後在三角戀情中敗陣下來,成為一個孤單的女人。安排她在時空的詭妙處與自己愛人的兒子認識,是否也正在對她的孤獨與遺憾,進行一種「補償」與「安慰」? 

不知道好萊塢翻拍的《穿越時空的情書》是否也同樣感動人,不過基努李維和珊卓布拉克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而且光看預告,也覺得頗有味道,那麼就等我看完以後,再跟大家分享囉!

2006.07.15

  

《跳越時空的情書》

今天也去觀賞了好萊塢翻拍的《跳越時空的情書》的首映會,原本有氣質合襯的銀幕情侶基努李維和珊卓布拉克(好啦他們早分手了)坐鎮,應該不會讓我太過於失望,不過今天觀賞過後,卻完全見證了好萊塢在改拍電影時的「強硬扭曲」和「畫蛇添足」。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已先看過了《觸不到的戀人》,所以對這次的改編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但我總覺得《跳越時空的情書》不僅沒有拍出原版「含蓄悠長」的味道,也沒有對愛「終於體悟」的感人。我所看到的,就是好萊塢一味地灌輸自己擅長演出的技倆。

 
信箱的把手會穿越時空的囿限上下擺動不僅少了獨特的神秘感,更有好萊塢驚悚片式的粗俗幼稚。寫信時也沒有期待和用心,輕鬆潦草地傳閱反而像是MSN的聊天一般。看到男女主角跳著舞接吻時,我內心不僅沒有一絲浪漫的感受,還覺得很嫌惡:『來了來了來了,美國人最愛搞的「一見鍾情」又來了!』這段情節也完全破壞了男主角內斂壓抑的性格,以及男女主角難以接近彼此的那種浪漫距離感,反而因為搞得太像「穿越時空愛上你」的感覺,而讓這部電影頓失特色。上面提過,《觸不到的戀人》的特色不在於穿越時空這個點子,而在於兩個人難以接觸對方、觸不到又見不著,只能將感情寄託於海邊小屋、神奇信箱,還有狗狗可樂身上(連狗狗我都覺得原版的比較有特色且定位清楚,改編版的傑克像個可以隨便刪除的龍套配角)。幾個笑點也讓我覺得非常「典型」,不僅難以令我發笑,也表現出了好萊塢式笑點的笨拙。這是「強硬扭曲」的部分。

 
「畫蛇添足」的部分來囉!父子之間的感情雖然多演了很多,甚至多了一個弟弟的角色,但我就是覺得難以感動,兩個演員很疏遠,反而比較像是上司下屬而非父子。女主角多了喜愛文學這項特性,但是珍˙奧斯汀小說的「等待」卻沒有和本片產生很成功地連結與渲染,讓人覺得多餘且笨拙。女主角的男友也多了許多戲份,但是改編版中女主角太灑脫了,少了對男友的執迷與眷戀,不僅讓她之後終於體悟到自己愛男主角的時候,少了很大的力道,也無法牽引出男主角替她犧牲的情節。

分類
影評

代貼:成年禮-非關命運〈Fateless〉作者:離島大夫(kevincs)


本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kevincs&article_id=4634545

若把此片跟《戰地琴人》相作比較的話,請原諒我較為支持這部電影。《戰地琴人》如果是用音樂可以感動人心而將這段屠殺紀實給完整昇華的話,那麼《非關命運》就是運用著〈生命〉這麼美好的東西去抵抗人性所不能觸及的深闇底處,並且緊扣住成長這樣的青澀又通俗的話題去講述這一則悲傷的故事。

而也許本片是種進化,在看過強調人性光輝的《辛德勒名單》,雖戲謔但強調無論如此都要樂觀的《美麗人生》,音樂不只是止痛藥還是生命唯一支柱的《戰地琴人》,本片在這些片之中不僅沒落俗套還拍出了新風格的歷史紀錄,以細微處觀之,從一名少年不小心撘錯車而前往集中營開始,整個故事便開始變得如斯殘忍所不能輕易避免的悲慘,無論是每日固定在艷陽之下的曝曬(這邊導演則拍出了精采的宗教性救贖感,其中一名男子猶如鸛鳥般擺動對照男主角差點就要倒下去的部分相作輝映,顯示出期盼神績降臨)以及辛勤作工(無論是血流潺潺也未有人理),到了我覺得最卑微的部分莫過於交換食物,以湯換肉或是以肉換麵包,時常被搶食,顯示出即使在猶太人之中還是有弱肉強食的法則。

但這個劇本精美的地方則不是在於此,以一名愛強調自己榮光往昔的中年人為主,教導了主角完整的生存法則──千萬要洗澡、不要跟人換食物,無論如何都要撐下去,只有活著,才有希望。即使主角越來越想要放棄也適時給予一盞明燈,而成為通篇電影最為光明的地方,雖然在其後敘述有暗示到也許此人已經離世,主角還是忍不住想要見他一面。 

雖然故事未曾以明晰的角度去審視納粹的行為,但卻以成年這樣的主旨貫穿全體。無論是那個把自己唯一的肉片給自己小孩的爸爸,原本純和的家庭生活到最後一切都變,以及慢慢潛移所帶出來的德軍戰敗的事實,讓人清楚的感覺到,沒有人是絕對的惡,只有錯誤,一直在執行著,主角在這期間則慢慢的,逐漸成長。 

電影之我所見便在於此,我所看見的部分便是一少年如何成長破蛹的故事,也許象徵著那些被戰爭荼害過的人們,即使在那從前是多麼破碎不堪所無法描摹的,在主角最後的自白仍說出,我再也無法發怒了,現在正巧是我在營裡最愛的時光,一切彷彿還歷歷在目,我雖然感到心如刀割,無奈又無助;但每當我想起那些曾救過我的人,一股淡淡的惆悵就突然的湧上心頭,激動得讓我忿恨不平。但平心而論,只要我能活,你怎麼說我都能接受,環顧這個暮色初降的廣場,故鄉殘破卻充滿希望的街道,讓人逐漸感到蓄勢待發;我將接續起這段人生,媽媽打算栽培我成為工程師或是醫生。就這麼辦吧!眼前已經沒有任何事情,是我無法承受的,我知道我將迎上前去得到幸福與快樂;以前集中營裡的煙囪在冒出汩汩濃煙的空檔間,都有好事將近的預感…在這裡大家都只問我可怕的事情;下一次,我應該說說集中營裡快樂的事!要是還有人問起我,而我又還沒忘記的話……這樣如此感人的自白,提醒著我們,無論如何,生命有多麼艱難,都要快樂地活下去。

分類
影評

電影狂 Camera Buff-觀後感 2006.07.14

不是因為他是奇士勞斯基,也不是因為我的事後諸葛,在我看完電影狂這部電影時,不僅是因為看了一部經典而感到通體舒暢,還因為男主角最後將鏡頭對準自己,述說整件事情來龍去脈的舉動,而被撞擊到我內心某一塊深沉的、創作的、靈魂的角落,心臟還自動的多跳了兩下。

1979就問世的電影狂,是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首部獲得國際大獎的劇情片,他在電影裡展示了有如電影教科書般流暢的運鏡、精準的剪輯,這部電影在我眼中幾乎是完美的。很少電影能讓我這樣心悅誠服到極點,我只能邊看邊驚訝於他沒有一句多餘的對白,浪費的鏡頭,每一個cut都是環環相扣,只感到一股不可思議渾然天成的力量,而沒有絲毫呆滯、做作與煽情;這豈是單單一句天才縱橫就能形容這部電影及導演的偉大。

他在電影裡對於電影的本質、創作的精神多所探討,還在道德的標準、婚姻的價值多方論述,至於人情的檢視、生命的複雜也是直觀呈現。

也許因為我電影看的太少,對大師的手法見識淺薄,但是,這部將近30年前的電影給我帶來的震撼度卻絲毫未減。

『不管它叫玫瑰,或是任何其他名字的;仍然是一樣的芬芳。』這幾乎是這部電影對我的意義,及我對他的禮讚了。

以下是網路上查到的劇情簡介,請大家自行觀看:

為迎接新生兒來臨,菲利浦買了台蘇聯製手持攝影機用於紀錄小孩的成長。菲利浦的老闆知道他對拍攝的喜好,即派他負責公司一場商務會議的攝錄工作。菲利浦越來越不可自拔,只要一盯住某個人,他就像著魔似的拍個不停,他相當熱衷將生活境況化為藝術創作。未久,他倚靠這份狂熱而在公司拉攏到一些同好成立電影社,更因緣際會接觸外界電影圈專業人士,相互切磋而鼓勵他朝「電影使社會向善邁進」的信念求精。然而,一旦菲利浦以影片內容揭露公司或執政黨團的缺失時,一切都不再像他先前拍片所持理想那樣單純了!

分類
影評

跳越時空的情書–The Lake House

 海報兩款~ ^ ^

 





導演~亞歷堅卓阿奎斯提 Alejandro Agresti
作品:
今生相隨 WIND WITH THE GONE (2000)
跳越時空的情書 The Lake House (2006)

 

 


男主角~基諾李維Keanu Reeves

正在讀信呢~ ^ ^


 

女主角~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

我耶心肝你在那咧~嗚嗚嗚~


劇照一堆~~ ^ ^

 

神奇小窩跟神奇信箱一個~

 


基努的老爸~

 

 


基努的老弟~

 

 


基努跟珊卓跳舞~

 

 


基努跟珊卓聊天~

 

 


基努跟珊卓分別養過的同一隻狗~

 

 


珊卓搶戲的醫院同事~

 

 


珊卓剛到芝加哥為了一個人的死在難過~同事在勸她~

 

 


好了~~不要貼太多~

 

等一下被殺~~

哇~~


 

我沒看過原版的~
觸不到的戀人~
所以無從得知改了多少~
不過~
今天看的我好感動喔~
他們兩個放在一起~
就是給他電力十足說~
看的我哇哇哭~
很好看耶~
真的~
大家一定要去看~
心得明天貼~
真是近期看的純種的愛情電影說~
好看~
推~推~推~

分類
影評

代貼︰恐怖的末稍──「非關命運」觀後感 作者︰嚴立楷


   
淡淡的恐怖,無血的殘忍。描述二戰期間納粹集中營的「非關命運」,以輕描淡寫的手法,給了我們沉痛戰慄的感覺。

    一個十幾歲小男孩進入集中營的經歷,我們可以說這是個「啟蒙」故事嗎?童稚之眼沒有太多顏色,只是靜靜觀察,默默忍受。他不特別,沒有特別高貴,也沒有特別卑微,沒有特別幸運,也沒有特別不幸,只是那樣的時空之下千千萬萬的平凡猶太人之一。因此我們取得了一個可信的樣本,感受到了不煽情的悲哀。 

   片裡少有血腥暴力的畫面,也沒有「大」事件,沒有令人義憤填膺或掩面不忍卒睹的情節。然而權力的橫暴無所不在。每一個淡淡的細節都營造出那恐怖殘忍的氛圍。正因為其平淡無奇,已溶入日常生活之中,才更覺其恐怖,更覺其殘忍。那種殘忍不是一槍斃命,而是生活的凌遲。 

    勞務的繁重,食物的匱乏,比起槍口下血濺五步,自然是小事。然而當飢餓、勞累、恐懼、絕望成為日積月累的生命負擔,又是何等沉重。集體罰站,這是多麼「文明」的刑罰。然而,當他們從日落站到日出,從日出站到日落,搖搖晃晃著虛弱的身體,你忍心想像那樣的痛苦嗎?這樣的殘忍,只有在時間的累積之下才能顯現。由時間累積而來的痛苦,最容易被忽略,卻也最沉重,最難以承受。 

    我們必定知道,那些不堪受苦的人會如何;也知道在久站之中倒下的人會到那裡去。那是痛苦的歸宿,也是恐慌的來源。我們看見的是恐怖的末稍,從這末稍可以想像它的枝幹、它的源頭。我們因看見末稍而覺得可以忍受,因想見源頭而戰慄心寒。活著的人痛苦,死去的人帶給活著的人恐慌,是活著幸運還是死了更幸運? 

   然而,活著就有希望。我們在片中看到希望、意志,看到人性的貪婪和光輝。不特別嚴重的貪婪,不特別偉大的光輝,恰如其分,正如一般人擁有的貪婪和光輝。就是在那樣生存條件不足的環境下所會顯露的貪婪,就是在那樣艱危的環境中願意以舉手之勞救人的人性光輝。小小的貪婪並不特別令我沮喪,小小的人性光輝卻讓我極為感動。 

    恐怖的源頭其實是人性。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區別並不那麼截然二分,許多時候只是站的位置不同。受害者不盡然純潔,加害者也未必全然邪惡。加害與受害是兩種人性極端的顯現。那不是特殊事件,而是人性的可能。不要忘記,納粹份子可能是鄰居親友眼中的好人,而希特勒是人民用選票選出來的,代表多數人的意志。惡事不是惡人的專利,與我無關,而是,人人的心中都可能藏著一個希特勒。 

    小男孩終於回家了,然而家已不是家。就像他無法回到原來的自己。他沒有太多表情地說他的感想是「恨」。當恨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常態,當然就不再需要額外的表情和聲調。他有美好的前程要奔赴,可是,他將來要用多漫長的生命、多大的努力,來清洗心中累積的恨呢?恨誰呢?   

這是殘忍的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