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白沙屯媽祖 的故事-徒步進香溯源

進香(或稱刈火)是一種傳統道廟信仰文化,淵源悠久,是分靈神定期返回祖廟朝覲的一種儀式,白沙屯拱天宮媽祖由其金身即可得知絕非分靈於台灣本地之神祇,何以百餘年前即徒步到非其祖廟的北港朝天宮進香刈火?

清統時期台灣各地媽祖廟多數均係由大陸祖廟分靈而來,廟宇泰半建於較具開發規模之城鎮地區;信徒常有集資搭船返回大陸祖廟進香之活動;同是分靈於大陸祖廟的白沙屯媽祖,卻甘願僻居山海相迫土地貧瘠的白沙屯地區,先民在先天條件限制下根本無力負擔跨海進香的經費盤纏,然而感於媽祖伴護地區子民在此海彊一隅與惡劣環境對抗、與狂風怒濤搏鬥的恩澤,白沙屯先民不敢或忘設法讓媽祖「回娘家」。

於是轉而向當時在台灣地區唯一設有聖父母殿的北港朝天宮進香乞火,由是信徒們不畏艱苦的踏上了自古迄今最久也是最遠的徒步進香路程,並開台灣地區向非分靈祖廟朝覲之先例。俟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之後,台地各廟宇跨海進香活動因政權阻隔而停歇,斯有其他廟宇跟進白沙屯徒步至北港朝天宮進香,也由於在當時其他進香團係因時代條件不得已而轉向,始有後來相爭正統以致決裂之憾事。

白沙屯媽祖徒步往北港朝天宮進香肇始於何年代,並無人知曉,據地方耆老指稱早在建廟之前即有村民組團前往,迄今當有近兩百年左右之歷史;期間在1935年受中部大地震影響而首次間斷一年,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期,因受日本皇民化政策及大戰戰況吃緊雙重影響下,僅斷續展開進香活動,並無每年前往朝天宮;但自終戰後迄今白沙屯媽祖即年年前往北港進香,即使在解嚴之後,全台各地廟宇湧往大陸進香,白沙屯媽祖亦不易其傳統。

原文出處 白沙屯媽祖婆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