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白沙屯媽祖 的故事-徒步進香組織變遷

白沙屯進香活動雖然起始年代甚早,卻因地瘠人稀,又由於「窮人無錢,富人無力」,窮人雖然不畏路途遙遠,卻苦無盤纏;富人則是難以承受長途跋涉之苦,因此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1950年代之前,均僅維持三、四十個人的團隊組織,且清一色是男性信徒隨行。

早期進香組織中有兩個重要角色,其一是大轎負責人亦同時是團隊總指揮,另一人則為舉頭旗者,地方耆老明確指出自光緒年間至1970年代管理委員會成立前,負責大轎之頭人計有駱振盛、陳海國、陳得祿、康信等幾位先輩;舉頭旗者有駱頭(憨頭伯仔)、駱振川、林石定、李安等人。當時由於參與進香人數不多,除了嚴格限制舉頭旗者須固定人外,並不限定抬大轎人員資格,通常較有經驗者負責入庄時抬轎,生手則是負責一般行進間的抬轎工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神轎在離開拱天宮至白沙屯火車站間(亦即出庄前),傳統上均由山邊地區信徒抬轎,值年爐主負責舉頭旗,出庄後再交由香燈腳接手,欲究其原委,卻無人能應其所以然。

隨著時代的逐漸進步,白沙屯媽祖的進香組織亦日益擴大,1950年代開始人數增至百餘人,據李萬來先生表示其在1950年退伍時第一次參加進香約有百人之譜;許文進先生於1957年參加時已增至二百餘人,並有腳踏車出現以及女性信徒參加;1970年代開始有49cc機車加入進香行列,1970年代後期至1980年代前期是進香組織增長最快之時期,於1970年代末突破千人之規模;此時期進香組織也同時有了大幅之變遷,傳統揹在網袋中的香旗於1979年由管理委員會改設專車載運,從此進香隊伍就再也聽不見叮叮噹噹的香旗頭鈴鐺聲;1984年開始設專任的大轎班與頭旗組(人員需經媽祖聖筊同意),另為顧及龐大隊伍中的人車安全亦同時有交通組設置。

在長達7〜10天進香途間,早期香丁腳均是借用民宅亭仔腳(騎樓)席地而眠,在人數增多以及經濟條件逐漸好轉之後,自1970年代開始有少數人投宿旅店(斯時稱為販仔間);至今則拜經濟繁榮交通發達之賜,陪走的汽車多達數百輛,使得許多老弱婦孺也能夠有參加進香團隊的機會,因此近年來參加進香人數年年增加,2003年報名參加徒步進香人數已超過二千人,但是能全程徒步而不依賴其他交通工具者,仍約略等同於早期進香團隊總人數,總在兩位數裡徘徊。

1950年代以後,除了徒步的香丁腳以外,地區居民另有搭乘交通工具直接前往北港接駕與媽祖會合,早期是向鐵路局包租整節車廂,搭至嘉義車站之後轉乘台糖五分車到北港;自1974年開始另有地方人士感於搭乘火車輾轉間需耗時十餘小時,乃有部份人組織搭乘遊覽車直接前往北港,而今搭乘五分車進香已成歷史;遊覽車隊也已增至近百輛的規模。

在距離朝天宮三里外的北港街區外新街派出所,是徒步香丁腳與乘車進香客會合處,也是全體白沙屯媽祖信徒恭迎媽祖聖駕之所在,全體信徒在此集結後一律下車徒步,大隊人馬隨著媽祖大轎進入朝天宮。表面上這行之有年的集結模式平淡無奇,深層間,莫不是聖母娘娘在引導我們,充分體現早已為現代人忘記的「三里外,文官落轎,武官下馬」,這種對神明尊崇禮敬的固有傳統禮儀。

原文出處 白沙屯媽祖婆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