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NEWS

關於本屆(2015)台北電影獎 文 / 鄭秉泓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encounterdavidlean/posts/10205642537037217


台北電影獎過往評獎邏輯比較不會把許多獎項集中頒給同一部電影,因為它所採取的是影展式評選,不像一般電影獎每個單項都會有四至五個入圍者,而是依照入圍的十部長片的長處、特色來安排給獎(比較像分獎),也因此至少半數以上入圍長片都不會空手而返。但這次台北電影獎的正式獎項(媒體推薦獎與觀眾票選獎不列入)非常集中在《醉.生夢死》(五項)和《軍中樂園》(兩項)上面,然後給了《寧靜咖啡館之歌》日籍演員永作博美最佳女主角獎,繼《狀況排除》後又把最佳導演獎給了一部短片,我必須說本屆評審團實在做了很勇敢很有個性的事,也徹底扭轉了日後台北電影獎的評選邏輯與自我定位。

相較於金馬的大華語區定位,台北電影獎的自我定位應是「國家電影獎」(撇開我有點無法理解《寧靜咖啡館之歌》是否符合台片參展資格這點不提),國家電影獎應當是要成立影藝學院由各部門投票的,但台灣無論金馬獎還是台北電影獎都無法發展到影藝學院會員制的規模,現階段無論金馬獎或台北電影獎所採取的評選方式都仍是小評審團典型影展式的評選方式,尤其台北電影獎相形之下更自由。例如技術項目每年浮動,未如金馬獎那般為每個項目拉出五個入圍者,甚至短片和長片還合併競賽,這幾年來確實產生很多爭議與疑慮,卻也成為台北電影獎很重要的一個特色,獨立而且自由,紀錄片甚至連續五年拿下百萬首獎,這個紀錄意味著紀錄片在這五年來由不同外籍、華人、台灣評審組成的評審團心中,是最足以(至少最無疑慮)象徵當年度台灣電影現況的。

這裡頭有許多脈絡值得勾勒,比如該部紀錄片(百萬首獎得主)究竟是真的「好」到足以獲頒如此榮譽,還是它的訊息、它的存在意義強烈到足以凌駕其它而代表台灣?假如是後者,那是否會有文化奇觀或是情感情結偏好的問題?這是個開放問題,每屆有每屆的脈絡論辯與不同層面,幸好今年台北電影獎以陳果為首的評審團打破了連五年紀錄片拿百萬首獎的紀錄(先前很擔心《太陽不遠》會因為太陽花之故得獎),而我以為《醉.生夢死》橫掃台北電影獎的結果絕對是當之無愧的。

關於張作驥在《醉.生夢死》中如何自我超越,日後再提。我先就今年這份台北電影獎得獎名單,提出我的觀察。

首先,評審團對於表演的看法也是採取影展評選邏輯,五個演員獎項(含新演員)完全揚棄明星氣質而聚焦寫實、素人化的演出,這道理有點像是先前丹尼爾戴路易斯《黑金企業》在柏林影展輸給《小麻雀的假期》伊朗素人演員,不是輸在演技,而是輸在角色和影片的連繫密度。你說丹尼爾戴路易斯演技會比沒表演驚豔的伊朗農夫差嗎?當然不可能,但這就是從不同立場角度出發的結果。所以,《念念》的張孝全和柯宇綸當然不一定會輸給《醉.生夢死》的李鴻其和鄭人碩,一切都是取決於切入角度與標準的不同。

再來,頒百萬首獎時記得陳果有說百萬首獎要表彰最佳導演,對比蘋果日報報導最佳導演獎蔡明亮以一票之差擊敗張作驥,很顯然張作驥才是這個評審團真正的最愛,然而這個評審團似乎除了張作驥外,也只有短片〈無無眠〉的蔡明亮符合他們心中「最佳導演」標準。換句話說,其他九部長片的導演在這個評審團的分數,與張作驥和蔡明亮應該是有一大段差距的。這恰好說明了何以《醉.生夢死》橫掃本屆台北電影獎的原因。其他長片距離這個評審團的給獎標準還頗遠。

除了《軍中樂園》拿下最佳美術和最佳劇本(劇本這部份我無法苟同,我比較希望給《百日告別》或《念念》),《寧靜咖啡館之歌》拿下最佳女主角,其他七部長片是一無所獲的。甚至最佳攝影、最佳剪接這兩個技術獎,都是由紀錄片《如歌的行板》所獲得(上次紀錄片《金城小子》也是類似,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我還沒看《如歌的行板》,無法對影片品質進行評論,但很顯然這個評審團對於最佳劇情片《醉.生夢死》的評選邏輯和最佳導演〈無無眠〉蔡明亮的評選邏輯,與最佳紀錄片《如歌的行板》的評選邏輯是不同的。選擇張作驥和蔡明亮是比較符合當前影展美學、趨勢和標準的,但倘若依照這個邏輯,在紀錄片上面理當頒給《挖玉石的人》趙德胤或是《雲之國》黃信堯,不過這個評審團所選擇的最佳紀錄片是《如歌的行板》,在這部份,陳果所領軍的評審團會不會是刻意放棄了他們對於「美學」的堅持,而是從某種偏向「文化奇觀」的面向(東方文化、感性文字與詩意畫面)出發呢?又或者,陳果最近才剛拍了作家西西的紀錄片,評審團中又有作家袁瓊瓊,而讓《如歌的行板》這部作家紀錄片有了題材上的優勢,才因此脫穎而出呢?當然以上都只是我的觀察啦!

擅長描繪城市邊緣底層人生的陳果所帶領的本屆台北電影獎評審團如此勇敢創造歷史的同時,也給了台灣電影圈一個警惕。這回評審團裡頭兩位外籍評審,克里斯藤原曾是愛丁堡電影節藝術總監,查爾斯泰松曾是坎城影展影評人週藝術總監,我不確定他們兩位的影響力有多大(就我所知《消失打看》大放異彩那年,兩位外籍評審幾乎是主導全場),但他們身為世界影像美學趨勢的領頭羊,或許真的對本屆台北電影獎的評選邏輯起了作用,擦出了火花。或者說得嚴厲一點。陳果以及兩位外籍評審會否「看穿」了當前台片如李安所言的「虛」究竟是虛在哪裡?從這份近乎獨尊《醉.生夢死》、勉強肯定《軍中樂園》的得獎名單看來(以上兩部片恰好是柏林影展世界大觀的入選片,雖說電影不應以入圍國際一級影展與否來證明其存在價值,但這份得獎名單似乎又凸顯了影展階級的矛盾情結),撇開日片《寧靜咖啡館之歌》不提,其他七部劇情長片何以連個技術獎都分不到?難道他們連攝影獎和剪接獎都不夠資格嗎?陳果與他的評審團成員所做的結論,一針見血揭露了台灣電影圈在許多層面的「斷層」以及許多面向發展的「尷尬」,甚至到了下半年金馬獎入圍名單揭曉時,台片在入圍比例上極可能會再重蹈覆轍此一情形。

最後,這份得獎名單我最大的疑慮是評審團頒了一座特別獎給《台北抽搐》的黃大旺,每年評審團有五個不限定項目的特別獎quota可以頒給技術獎或其它,今年其中一個給了大旺,我想評審團一定和觀眾一樣,都很喜歡《台北抽搐》,都被大旺給感動了。但是把特別獎頒給被攝者這件事是頗為奇怪的,這就和某年金馬獎把年度台灣電影工作者頒給《逆光飛翔》的裕翔給我的疑慮和不解一樣。頒給大旺這件事甚至更尷尬。今年《台北抽搐》成績出色,重點在於導演林婉玉不僅沒有被大旺牽著走,還非常節制而不濫情地以冷靜第三人的角度記錄大旺的扭曲和自由,台北電影獎假如要肯定這部動人的紀錄片(換別的導演未必會有如此成績),表彰林婉玉應該會是比較適切的。

發佈留言